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其他类型> 我有挂,当学霸不过分吧?> 第349章 所谓的数学思想(2/2)

第349章 所谓的数学思想(2/2)

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素数之和。 关于这个猜想,华国其实有好几位知名数学家都对此进行过研究,直到著名的数学家陈教授于1966年证明了"1+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 这是最接近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证明了。 张渊教授曾经问过苏一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如今数学家们都努力地想要证明一个又一个的数学猜想? 真的只是为了那一个个猜想后面的高额奖金吗? 诚然或许有这样的原因在,但是绝对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能成为数学家的哪一个不是在这一领域有着无上的天赋和热情,而他们一生要强,最终的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追寻真理。 数学发展到现代,现存的数学框架其实基本已经趋于完整,而他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对这些数学猜想的一步步证明来完善这个数学框架,使得它更加的完美和精细。 想要证明这些猜想和假说,则需要用到各种数学思想,比如建模思想,极限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思想等等。 苏一曾经看过一本书,书上曾将“命题”定义为哲学问题,而所谓在于质,是对于某事或者某物的一种表达,那么自然衍生出一个概念叫“伪命题”,泛指对这一预设的不认可。 大多数的真理在被公开承认之前,都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人类之所以会不断地进步,靠得就是对这个世界观不断地提出有理论地质疑。 也曾有不少人质疑哥德巴赫猜想的猜想究竟是否是真实有效的命题思想,当初苏一曾经因为这一个问题就考虑了很长一段时间,她也怀疑过这些数学猜想的真实性。 可也正因为如此,她才拥有了一个新的思路。 通过逆向推理的方式,以伪命题的思想提出一个和原本的思想截然相反的观点,从中找出交叉关联的地方,继而通过这一交织点去证明原有的观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