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小黄书看不看?张卫国:江知青你也好这一口(1/3)
江超英刨坑,李大海下地豆子块,李浪浇水。
三人分工合作,一亩地豆子花了几个小时,从正午干到天黑,就种好了。
种地是个费力气活,也是个费时间活,想在夏天吃上新鲜的地豆子,可没那么容易。
要不然怎么说,农民伯伯辛苦呢,一粒稻子一粒大米,这水稻开花结果,到煮熟上餐桌,这个过程,都是农民的心血。
种水稻是这样,种地豆子也是这样。
李浪家就一亩半的田,一亩种地豆子,半亩种红薯。
不过现在天黑了,人干了一天的活也疲倦了,剩下半亩的红薯,只能等明天再来种了。
李浪继续给地里浇加了三倍亩产灵植液的水,江超英和李大海种地累了,这会儿正坐在田埂上歇歇脚,看不到李浪这边的情况,自然也不会注意到这浇的水微微发绿,还散发着一股浓郁的药草清香。
浇完最后一个地豆子块后,桶里的水刚好也用完了。
“齐活。”“咚”的一声,李浪把瓢放回了木桶。
“爹,地豆子种的差不多了,天也黑了,咱们回去歇着吧。”李浪看了一眼天色,回头冲老爹李大海遥遥喊了一句。
“好,那就回家做饭。”李大海点头道。
“江知青,这次种地豆子多谢你帮忙,走走走,回俺家,俺给你做饭吃。”
种地豆子,江超英这次出力气最大,地是他刨的,坑是他挖,土也是他埋的。
管挖还管埋,出力最大!
身为今天的功臣,李大海邀请他回家吃饭,整点肉菜再喝点酒,犒劳犒劳一下五脏庙,解解乏儿。
“李叔,这个这个,这个就不用了。”江超英一脑门的汗水,犹豫了一下,忙摆手拒绝。
现在是饥荒时期,虽然开春了,但种子刚种下,想要丰收粮食,还要等几个月。
饥荒时期,家家都有难处,三天吃一次饭,那是常态。
江超英是从金陵下乡插队双水村的知青同志,在村里呆了半年,他对这些情况一清二楚。
每次看到有人饿死有小孩啃树皮吃野菜,而报纸上那些有钱有地位的人还在开庆功宴,江超英就气不打一处来,愤世嫉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