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女知青上门(2/4)
补补营养。
李浪正要锁门,院子外头,却是有人喊了一声。
“李队长,别关门啊!”
李浪皱眉,这声音听起来有点耳熟。
他于是拉开门一看,
“江超英,你怎么来了?”
李浪十分意外,来的这个人,竟然是知青办的江超英。
“李队长贵人多忘事啊,你忘啦,昨天让我搜集报纸杂志投稿地址,让我今天给你送过来。”
江超英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是发黄的信纸,红色条纹。
李浪打开一看,上面写了好几个报纸和杂志的投稿地址,还有邮编,。
《吉林日报》《北方文学》《参花》《长春》《鸭绿江》《东北文学》。
都是在东三省内,比较知名的大型文学杂志社。
“江同志,谢了。”李浪将信纸叠好,收了起来。
江超英犹豫了一下,“李队长,这几个都是比较大的文学杂志,你要是投稿子,要有心理准备,他们杂志社编辑眼光比较高。”
江超英提醒了一句。
李浪点头。
“这自然,大杂志社,高标准,对稿子能不能发表,肯定抓得严。”
“不过不要紧,拒稿了我再接着投就是了,反正有这么多杂志社,多写几篇,多投几家,这么多家总有一家能过稿吧?”
李浪无所谓地说道。
他现在吸收了顶级文豪天赋,抽空写几篇小说投给这些杂志,
能过稿子,那就拿稿费。
不能过稿,那就算了。
反正写稿子也不是他主业,他主业是赶山打猎,写稿子只是多搞点外快,挣点钱。
至少这几年,文艺吃香,小说更是被无数知青追捧,市场大。
有市场,就有人看!
反正只要发表了,就有稿费拿,一篇稿子的稿费,还是很可观的。
再过十几年,有个叫寞谚的作家,凭借一部《赤高粱》,红遍五湖四海,声名鹊起,成为文坛一颗耀眼的星星。
不过李浪不怎么喜欢这个作家后面的几部作品,包括这部《赤高粱》。
原因很简单,为揭露而写揭露,为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