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成熟的小孩(1/3)
宗员本来是劝了郭勋的,但郭勋不听……或者说郭勋没法听,他毕竟是袁隗的门生。但刘备就听劝多了,完全没涉及到冀州的斗争,纯粹是为了“平定幽州”而抄家,那宗员自然没意见,公孙氏他还是惹得起的。至于广阳那些不从军令的,本也合该抄家。鲜于辅也来到了蓟县,但他没带任何兵马,只带了个游侠少年。鲜于辅脸颊两侧有浓密的胡须,颧骨又高,看起来是典型的豹头,而且还长了双三角眼,单看卖相很容易使刘备想起了申公豹……但人不可貌相,鲜于辅长得凶恶,却并不是凶徒,是士族中少有的处事公正之人,能把任何人当人看。前年他还把八百落渔阳乌桓迁到了潞县附近的潞水河岸,从张纯那里夺了人,就是因为乌桓人觉得他公平不偏帮。八百落乌桓说起来不多,也就四千多人,但乌桓人全民皆兵,这四千多人实际上相当于上千乌桓突骑——而且这取决于部落里有多少马。“刘长史此等做派,与那郭刺史有何不同?不来蓟县便视为黄巾,长史不怕错杀好人吗?”鲜于辅见到刘备便开始质问,他也是唯一一个质问刘备的人。其实质问刘备的才是心里有道义的……那些平静接受的豪族,其实都只是为了逐利。“鲜于兄,你可知不愿服从军令来蓟县的是哪些人?前日刘府君守在城内,城池无人来攻,府君却依然被所谓黄巾贼杀害……你难道还不知那所谓黄巾贼是何许人?他们也算是你眼里的好人吗?”刘备带着鲜于辅去了城头上,让他看城外的豪族家丁:“你且看看……敢来此处的,皆与谋害府君无关。不敢来此的,便皆是附逆杀害府君之人……他们怕我清算,所以才不敢来此!备可没有冤枉任何人,且宗将军便是目击之证!”是的,刘备真就没冤枉任何人,反倒是可能有漏网之鱼。太守和刺史接连死在蓟县,这时候还不遵军令不来蓟县的豪族,那就必然是杀刘卫的那些。刘卫被杀时宗员在场,若是真有冤枉的,宗员自会提醒,毕竟讨逆的旗号是宗员这个护乌桓中郎将,错杀好人宗员也要担责的。“是某无智冒昧……请长史恕罪。”鲜于辅想明白了之后很痛快的认了错:“不知长史特意让关司马寻我,是有何差遣?”“我想让你当贼。”刘备看了看鲜于辅,感觉这申公豹的形象真的很适合当贼:“鲜于兄,张纯在昌平以乌桓人掳我汉家子民,我想请鲜于兄再以乌桓骑把那些被掳之民劫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