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121章 君臣相得,万能套路屡试不爽(1/6)

第121章 君臣相得,万能套路屡试不爽(1/6)

    其实,张辽这个人并不愚忠。他早就看出来吕布不是一个成事之人,但是自己也没有由头离开他。就这么干耗着。后来,曹操为了对付吕布,分化他手底下的军事集团。通过假天子诏命,大肆册封了吕布的手下。其中张辽就被封为了北地太守。北地在凉州,张辽根本不可能脱离吕布跑那么远的地方去赴任。但这对张辽的心态是有影响的。因为后来关乎到吕布生死存亡的下邳之战,就完全没有张辽的参战记录。按陈琳的《檄吴将校部曲文》记载,曹操一到下邳,吕布还没战败,张辽就直接率众投降了。即便是按《三国志》记载,也是吕布一被擒,张辽就直接带着自己的部曲投降了。无论哪篇史料,都没有张辽直接参战的记载。至少他肯定是没有力战的。像演义里张辽还被曹操生擒了,还骂了曹操一顿,当然也是虚构的。因为人家张辽是带资进组。是带着自己的本部部曲主动投降曹操的。众所周知,曹操对带资进组的人没有抵抗力。因此曹操也非常重视张辽,一上来就直接封了张辽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由此可以推断,张辽其实早就想离开吕布了,只是在等一个机会。他没有力战,也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军队,好作为投降曹操的筹码。要不然曹操也不可能对一个降将,直接拜将赐爵。“某观文远仪表不俗,何故失身于贼?”在旁侧一直闭目养神的关羽,忽然睁开眼睛,开口来劝张辽。张辽闻言,低头默然不答。而关羽却难得地忍不住多说两句。“文远且听吾一言。”“我观吕布此人,反复无义,并无诚信可言。”“虓猛而不知义,是为大恶。”微微一顿,又想起前日吕布与曹操大战于兖州,捋着长髯接着道:“前日兖州之败,吕布之勇,足以敌曹操,然智谋之不逮操远甚矣。”“有勇无谋,英雄气短,诚不足以成事。”“文远在其身边,可谓虚度年华。”关将军……张辽微一沉吟,心中产生一丝动摇。如果说李翊与刘备此前的施恩,使张辽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的话。那么关羽便是使这颗种子生根发芽的关键之人。历史上,张辽与关羽的关系是非常好的。按照《傅子》里的记载,张辽自称与关羽是亲如兄弟,私交甚笃。张辽在投靠曹操的一年后,曹操又得了一员猛将,那便是关羽。曹操对关羽很好,怕他走,又不敢问。便让张辽去试探关羽的心意。张辽上去便直接开口问,兄弟,你到底想不想跟曹公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