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不是袁术> 六十 升华的袁树(4/6)

六十 升华的袁树(4/6)

实有二百多马氏门生加入到了这个相当于兴趣小组的存在之中,跟着卢植学兵书,跟着廉达、邵原练武艺。廉达和邵原两人在十三太保中是身高最高、身体最健壮的两人,且两人都会些拳脚棍棒,颇有勇力。所以袁树在一些公开场合活动的时候,除了许崇,也往往会把他们两人带着撑场面,感觉就像是袁树身边的哼哈二将一样。尤其是廉达。廉达是个大个子,身高体壮,一看就是个猛男。他家住京兆,家里有土地财富,虽然不多,也够吃穿,养一个脱产读书人不算吃力。更有意思的是,他家中还传了一套刀术和使长矛的能耐。据说是家中有上过西北战场的退役老军官,万军丛中厮杀出来,丢了一条胳膊,保住了命,侥幸回家,把保命本领一代传一代传了下来。廉达从小跟着家里长辈练习刀术和长矛以及各种战场保命小技巧,堪称新兵蛋子和老兵油子的集合体,有兵王的潜力。袁树决定要搞军事兴趣小组的时候,廉达想着自己读书能力不占优势,万一走读书的路子走不顺畅,等朝廷需要军事人才、宣布开招勇猛知兵法特科,不也是一条路吗?于是他就报名加入了军事兴趣小组,将自己的家传本领展现给卢植,受到了卢植的欣赏。于是卢植负责传授兵书兵法,廉达则成为军训教官一样的存在,给两百多个兴趣小组的成员训练军事技巧,渐渐也有了一些声望。此番遭遇羌乱,正是他们这些有军事底子的人展现风采的时候,万一表现得比较好,立下一些军功也未可知。当前这个时期,出将入相还是一件很有追求的事情,士人虽然多多少少瞧不起只会打打杀杀的泥腿子,但是轮到自己上阵杀敌立下功劳成就功业的时候,他们还是很愿意的。允文允武,是古典帝国的常态,一个读书人投笔从戎追求军功然后立下功劳,在当时的人看来,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所以廉达干起事情来特别有劲儿,精神头十足。他和卢植一起把之前军事兴趣小组的两百多人召集起来,再把韩进县府那边的弓手集中起来,勉强凑了四百三十人。且不说军事素养如何,弓手、骑兵这些都能算是这个时代的技术兵种。和正面拼杀的刀兵、长矛手不同,没有一年半载都算不得入门,没有三年五载不能称精锐,每个县的武装力量里能有一些熟练弓手,那是非常有威慑力的事情。茂陵这边怎么说也是皇陵,虽然人口规模和繁华程度大不如前了,但是多多少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