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 有一人前来辩经(2/5)
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一段,袁树就进行了本源的注解——【孟子言诸侯三宝乃国土、国民和政务,非金银珠玉,若以金银珠玉为宝,必反噬其身,诸侯如此,天子亦然,天子若以金银珠玉为宝,不施仁政,必遭灾祸。】这一类单纯讲究君主应该简朴度日、勤政爱民的绝对政治正确的篇章,袁树就顺应本意进行注解,最多加上一些自己的看法。而对于这一次的注解行动,袁树更加注重另一件事。就是使用标点符号对全文进行标识。逗号句号惊叹号在什么地方使用,他都进行了标识。在注解之中,他首先进行了标点符号的解释,表示他觉得古人文章因为句读断句难度太大而多有争议,所以他想要让这些争议停止,遂创立各种标点符号用于断句,取代句读,让士子读书更加简单。《孟子》全文三万多字,字数不算多,从“致良知”的政治角度出发进行注解,所需要的时间也不是很多,加上袁树有句读的功底和标点符号的认知,注解起来难度不大。不过当他把自己已经注解过的一部分文章拿给马融看的时候,却得到了马融的告诫。马融认为袁树注解《孟子》不是大事,但是他使用的标点符号之类的操作却有可能引起有心之人的注意,从而给袁树带去一定的威胁。“十四家法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门派见解,我观此符号可广泛运用于书本,如若这般,恐怕有心之人会对你有所攻讦,你要小心啊。”对于马融的告诫,袁树表示自己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但是现在,他确实不怕。因为雒阳出事了。延熹九年夏六月,后世史称的第一次党锢之祸,爆发了。第一次党锢之祸的起因是汉桓帝因为春季饥荒事件受到了冲击,整个饥荒死人太多,民怨沸腾,为了对民间有个象征性交代,便准备大赦天下。皇帝准备大赦天下,身边的亲随宦官们肯定是最早知道的。知道之后,就有一些宦官心思不正,私下里指示自己的族人、白手套抓紧时间做点坏事,杀人越货积累财富,等大赦令颁布,就能无伤过关,获取好处。这也是一种发财的方式,主打的就是一个信息差。这波事件中,有一个宦官的党羽叫做张成,他从宦官处得到消息之后,就让自己的儿子蓄意杀死了跟自己有仇的人,然后底气十足的放任儿子入狱,等待大赦,再迎接回自己的好儿子。结果这件事情被河南尹李膺知道了。李膺是朝堂老臣了,素来和宦官势力不睦,此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