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不是袁术> 三十六 种地就能种成圣贤?(3/4)

三十六 种地就能种成圣贤?(3/4)

组成部分——贫困的自耕农。如此一来,赵俊在宿舍里最常谈起的事情就不再是外戚宦官了,而成了农民和农务。他开始谈论农民生活的困苦,他们的房屋、衣物、食物,他们的生存环境,承担的苛捐杂税,承担的徭役等等。他对于农民的生存环境感到十分唏嘘,为自己曾经的一些想法和行为感到很后悔,并且越发的感觉到这些农民很可怜、值得同情。后来,他又开始接触农务,开始真正的下地干农活儿,搞得经常身体酸痛,不得不和同住的邓颖两人互相为对方按摩来缓解酸痛。陈磊当时看得好笑,嘲笑他们身为读书人却要去操持农业,这不是典型的没苦硬吃吗?大汉国最不缺的就是农民,哪里需要你跑去客串农民?结果陈磊被赵俊严肃的驳斥了。“师兄所言谬矣!学到了东西,就要去运用,如果运用不了,学了也等于没学,吾辈学子学了一肚子的圣贤道理,但是却没有运用起来,那么学了和没学又有什么区别?徒增痛苦罢了!学了就要用,用了就要产生效果,这就是知行合一的真谛,袁君说了,农为国之本,任何一个想要成就圣贤之伟业的学子,都不能不懂农业,知行合一,就要由此开始,这是成就圣贤的根基!”陈磊愣了片刻,而后颇为不屑的反驳。“种地就能种成圣贤?咱们的袁师弟未免太会说话了,也把圣贤看得太轻了吧?”赵俊摇了摇头。“种地不能成就圣贤,但是不重视、不懂种地的人,一定无法成为真正的圣贤,试问,一个连国之本都不关注的人,如何能成为国人推崇的圣贤?”陈磊张张嘴,想要反驳,却不知道自己从何驳起。农为国之本,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是一直以来的政治正确,要说这个是不对的,那肯定不可以。可是,这个本,到底本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农为国之本?陈磊被这个问题困惑了很久。后来的某一日,他在闲逛的时候,愕然发现同为高足的许德出现在了助农组织的仓库边上。他手里拿着一卷竹简,正在和几个人一起清点入库的粮食数量。看他一丝不苟很是认真的样子,陈磊差点以为许德被夺舍了,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如果说赵俊的转变还能算是有迹可寻,那许德是怎么回事?他和许德就住在相邻的宿舍,平日里进出门都能打招呼,虽然不是密友,也算互相了解。许德从来都是一个自视甚高的、有自己骄傲的人,且对袁树提出的理论颇为不屑,一点也不认为致良知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