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五 遭到攻击的袁树(3/4)
这群党人与他们的子弟谋取了不少官职。从袁基回归开始,这群在此之前比较沉默、不怎么在朝政大事上表态的党人忽然活跃了起来,开始比较积极的在朝政事务上对朝政大事指手画脚,为自己的利益辩护。比如青州出现旱灾、兖州出现蝗灾的事情,两州出现灾祸,导致粮价上涨,以至于出现了饥荒。袁逢本来打算根据贾诩的提议调动豫州、冀州和徐州的粮食前往救援,但是遭到了陈翔为首的一批党人官员的反对。他们认为各州粮食本来也很吃紧,要是大规模调动支援青州和兖州,难保不会影响到豫州、徐州和冀州,以至于这三州粮价也上涨,影响到了这三州的民生。他们建议还是让兖州和青州各自想办法,或者小范围有限度的调动外州粮食支援,避免影响范围扩大。看起来这是为全局考虑的思维,但是就贾诩私下里得知的消息显示,党人们的这个提议是其内部出身兖州、青州的部分人提出来的。至于这群人为什么会对自己的家乡如此冷漠,原因也很简单。兖州和青州受灾情况并不算太严重,对于豪强大户来说影响很小,但是对普通平民影响颇大。这样一来,豪强大户安然无恙,小门小户则容易破产、断粮,被逼无奈,只能售卖土地、卖儿鬻女以求活路。贾诩和城里都出身地主土豪之家,对这种事情里的门道一清二楚。每当出现天灾人祸的时候,对普通人是一场灾难,但是对豪强大户来说则是发展的契机,是他们扩大私产、兼并土地的好机会.他们只需要花费更少的钱就能获取往日里难以获得的优质资产,所以想要趁着灾难狠狠的兼并一波土地,大吃一口肥肉,壮大自身。如果朝廷赈灾得力,平民能得到果腹的粮食,就不会选择低价贱卖土地、卖儿鬻女,那豪强大户就没得赚了。丰收时期兼并土地的难度要远远大于饥荒时期。这群人才不会为了普通农民着想,他们只会为自己着想,他们只会在意自己的家族存续、千年万年,仅此而已。但如果他们只是冲着土地出手,倒还算是他们有自知之明。可问题在于,他们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此,他们还对袁树的权力提出质疑。他们对袁树不断扩军的行动表示不满,认为袁树增加军队数量却没有和朝廷商议,自己扩编大量骑兵,还是常备,又让朝廷为他承担那么多的军费,这会极大影响到朝廷的财政开支。朝廷本来就是财政艰难,所以才把常备军队的数量维持在一个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