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孙家要组织放山(1/4)
李大哥的摄影影像很有意思,也很全面。
他将摄影素材拍下来后,打开摄像机看了看。首先是李居安的结婚证书,翻开证书,背面是一片热烈的大红色,有旗帜与五星,如同新婚生活的火热与激情。
第二个影像是李居安接亲时候的画面。
在80年代初,婚礼的场景还带着几分质朴与温馨。街巷间,三轮车与自行车缓缓穿行,车后座上绑着大红的绸花,铃铛声叮当作响。
李居安作为新郎,蹬着自行车,满脸汗水却笑容灿烂,新娘坐在后座,手捧鲜花,羞涩而又激动,两人的背影在晨光中拉长。
李大哥做婚庆摄像师,不像后世般依赖广告与营销,一切依靠的是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信任与口碑。他在乡间小有名气,几乎挨家挨户结婚都会请他拍摄记录,靠的就是口碑。
他总说:“婚丧嫁娶,乃人生大事,尤以结婚为首要。这样的大事,不仅要办得热闹体面,更要被细细记录下来,成为永恒的记忆。我肩上扛的,可不只是一台相机,而是无数家庭的幸福瞬间,是时光的见证,是爱的传承。”
每当夕阳西下,李大哥便会背起他那沉甸甸的相机包,踏上一条又一条乡间小路,去往一户户人家,用镜头捕捉那些平凡而又珍贵的瞬间。
从三轮车到面包车,从旧式结婚证到新风尚,李大哥的镜头下,记录的是一个时代的变迁。
摄像师李大哥趁着李居安得空。和他交流了一下摄影的重要内容,看看还有什么镜头没有跟拍到。
李居安已经招呼完亲戚,终于能喘口气,喝口水,他凑过去也看看拍摄的结婚影像。忽然发现这大半天的记录很有意思。
影像中,是李居安要去接自己新娘林梅回家。他准备了礼物,是两条肥美多汁的猪肋条、两条银光闪闪的鱼、四根翠绿欲滴的大葱,以及四捆晶莹剔透的粉条。
这些看似寻常的食材,在那个物质并不充裕的年代,却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寓意,它们有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名字——离娘肉。在当地的习俗中,女儿被视为母亲的心头肉,当新郎将这块“心头肉”娶走时,为了表达对娘家的感激与尊重,必须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补上这份缺失。
也意味着新人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