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赵家的布出了问题(1/3)
五月要去县学考试,作为案首其实江一鸣可以直接进县学。但他想证明自己的实力。考个前三,这样不仅能堵住心怀不轨的人的嘴,还能免去今年的束脩。虽然现在他负担的起县学的束脩,但能省一笔是一笔。县学的学生每年都会考核一次,如果不能保持前三,来年就要交束脩。他就当拿奖学金了,成绩优秀的学生每个学期都能拿到奖学金,前世他在农业大学就每年都拿奖学金,穿越了也要拿。进县学前他准备在村里闭门读书,猪场和作坊刚步上正轨,需要多盯着些,而且他在山上开了两分地来种地瓜。已经好久没有亲自种地了,上次种地还是上辈子的事。“这是什么藤?”小道士这两天都好奇的围着江一鸣。小道士就是小红山上破道观里的小道士。因为老神棍编了个通灵的人出来,何超担心白莲儿迁怒,把小道士杀了泄愤,那天便把小道士找到,并把他带回了山峰村。小道士从小在山上长大,在山上住习惯了,不愿住在村里,便让他住在猪场旁边的屋里,山上的五间屋子是建猪场的时候一起建的。晚上大房的几个堂兄弟会过来住,和江一鸣同辈的有六个堂兄,他们轮流过来守夜。现在多了一个小道士。让江一鸣没想到的是,小道士很勤劳能干,洗猪栏煮猪食割猪草之类的活都做的来。照小道士的原话就是,猪养大了就有猪肉吃,到时候猪养的好要多给他一点猪肉。而且现在他一日三餐不用下山讨饭了,江家供他吃喝,每天都能吃到肉,他很满足,但他不想白吃白喝,所以坚持要帮忙干活。江一鸣便随他去,既然小道士每天在猪场干活,那就和其他工人一样发月钱。“是外番人那里买来的种子,听说是高产作物,一亩地估计能产一千斤红薯,如果真的像外番人说的那样高产,那大魏的老百姓就不用挨饿了,也不用担心饥荒。”江一鸣一脸向望,说的好像从来没有种过红薯一样。“真的?”小道士也露出期盼的眼神。他从小在道观长大,道观的香火不旺盛,他师傅又是个老实道士,不会坑蒙拐骗,所以他们师徒一直过得紧巴巴,他是三天两头饿肚子。后来师傅去世了,道观彻底没人上香了,没人上香就没有香油钱,也没有贡品,他只能下山化缘,饥一顿饱一顿的。如果有高产作物,百姓能吃饱穿暖,那他化缘也能吃饱一点。江一鸣一本正经道:“这不是才种下去吗?等红薯结果了才知道,这果子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