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儿科难治,被老东家治坏掉的姑娘(3/4)
能存在脾虚或水湿内停的潜在问题。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近期饮食不节,如过食生冷、油腻食物,损伤脾胃,或因生活环境潮湿,外湿入侵人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所致。另外脉象搏动次数较快,但力量不足。数脉一般主热证,然而结合少力来看,并非实热证,而是虚热的表现。这可能是由于体内阴液亏虚,阴虚不能制阳,阳气相对偏亢,虚热内生,鼓动气血运行,故而脉象数而无力。例如,过度劳累、久病伤阴等,都可能导致阴虚内热,出现这种脉象。综合舌象与脉象,舌象中舌质淡红潮润、舌苔薄净,本是相对正常的表现,但舌边缘有齿痕,提示脾虚。加上她高烧一月的症状。如果按照一个成年人的情况来治的话,方言绝对会认为是邪盛导致的病症。但是经过刚才和孩子家长的对话后,知道之前外公的大徒弟也是这么治的。所以方言立马就排除了这个可能性。转而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不能把它当做成年人的病症来看,应该结合小孩子稚阴稚阳的体质。如果这样的话,方言脑海里立马就出现了另外一种判断。那就是她是营虚不能内守,卫虚失于外护,营卫俱虚,阴阳失调。这才是这孩子长期发烧之根本所在。治病必先治其本,虽然这孩子长期高烧,但只是表现出来的假象,根本还是要从调和营卫入手,佐以益气潜阳,以防其阳越无制,卒至暴脱。也就是说这个病治疗的重点在于扶正,根据小孩子稚阴稚阳的体质特点,《素问.生气通天论》里记载:“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意思是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人体阳气若不能致密,就无法固护阴气,导致阴液外泄,阴阳平衡被打破。《黄帝内经》中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将阳气比作天空中的太阳,形象地说明了阳气对生命的重要性,若阳气不能致密,外邪就容易乘虚而入,引发各种疾病。也就是说如果人体的卫阳虚弱,那么肌肤腠理就无法致密坚实,津液就会向外泄漏,阳气也会随着阴液的流失而损耗。当虚阳浮越到较为严重的程度时,就会出现阴阳气竭、相互脱失的危急情况。这个孩子因高烧长期不退,但四肢并没有热起来,加上面色晦暗,身形消瘦,这些都是气阳不足的表现。而且最开始的时候家长也说过,他在睡觉的时候汗会自然从脖子和头上流出来,这是营阴失守的状况。高烧发热是阴不潜阳,舌质潮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