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第278章 汪逆要“和平”?与其屈膝求生,不如抗战而亡(求订阅)(3/6)

第278章 汪逆要“和平”?与其屈膝求生,不如抗战而亡(求订阅)(3/6)

以前的一贯政策,更换人事组织,取得新生的成果,参加新秩序的建设,我方并不予以拒绝。”

    高宗武此人便是汪兆明派出去的全权代表。

    他们的会谈地址选在了上海的重光堂。

    说起来,这地方还是土肥圆贤二此前在上海的特务机关所在地。

    一栋西式二层住宅小楼。

    密谈的核心内容,便是所谓的和平协议。

    以及汪兆明如何逃离山城。

    如何确定和平的条件,实质上是汪逆为了撺掇权力而卖国之举。

    日华协议记录的主要内容是:

    一:日华缔结防公协定,承认日军为防公驻兵,以内蒙地方为特殊防公区域。

    二,“中国政府”承认满洲国。

    三,“中国承认日本人在中国本土有居住、营业之自由,日本承认废除在华治外法权,并考虑归还租界。”

    四,承认日本的优先权,特别是关于华北资源之开发、利用,为日本提供特殊的方便。

    五,中国应补偿因事变而造成在华侨民所受之损失,但日本不要求赔偿战费。

    六,本协定规定以外的日本军队,于日华两国恢复和平后,立即开始撤退。

    “重光堂协议”的卖国文件,被汪伪的谈判代表梅思平缝在了他的西装马甲内,将会由香港带回山城

    至于汪逆如何选择,就要看他自己了。

    但是值得一提的事情。

    一向以对“党内、国内”严格掌控的常凯申对于此事并没有察觉。

    至少目前没有任何的史料能够证明这个说法。

    自从国民政府迁都山城之后,汪兆明和常凯申的对立日益加剧。

    汪兆明本是行政院院长,遇刺受伤后辞职由常凯申接任。

    可常凯申在三八年初,因为军事而辞去行政院院长时,接任的却不是汪兆明。

    而是孔庸之。

    汪兆明从晚清时期就开始参加国民革命,自认为是党内元老,

    也正是平安镇之战的当晚。

    汪兆明再度在常凯申的办公室内与其聊起了关于战争局势的看法。

    常凯申坚持认为:中国军队的撤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