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求订阅)(5/9)
自然不愿意。
至于晋东南地区的后备兵员,一定要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中才行。
没等多久。
何曼丽与宋文英两人来到了旅部。
听到了动静之后的楚云飞起身相应。
“何小姐、宋小姐,里面请。”
几日不见,两人给楚云飞的感觉干练了不少。
“楚长官请。”
“你们的报社最近办的如何..”
楚云飞看向了何曼丽,回应楚云飞的却是宋文英。
这一点让楚云飞微微有些惊讶。
“目前虽然仅仅只发了四期,但是每一期的销量都比之前增加了不少。
现在光是与预定我们报纸的乡(民国时期规定超过一百户为乡)、村已经达到了七百多个。
而且山城方面似乎对我们此前的内容十分满意。
委员长遣人提供了不少的资费。”
楚云飞转头看向了一旁的宋文英,称赞道:“能不够得到校长的称赞,说明二位对于报社的创办和发展功不可没,实不相瞒我,这次找二位来,也是为了下一期的报纸。”
“楚长官请讲。”
何曼丽、宋文英两人掏出了放在皮包之中的小笔记本,准备记录下来。
楚云飞随后接着说道:“我拟在报社上公开刊登发表知识青年从军号召,希望晋东南地区广大的知识青年能够应征入伍。”
“楚长官您这是?”
楚云飞笑了笑,简单的解释了两句:“为我军的技术兵种储备相应的人才,也是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那本次的知识青年征召的标准是?”
何曼丽非常专业,问的问题十分关键。
“身高一米五五以上,年龄十八岁到三十五岁,非独生子,受到过中等教育,无其他传染性疾病,体格健壮者均可以报名。”
“独生子这一点无法通融,其他方面优秀者,身高可以放低至一米52。”
“山西地区学子,从军者均可保留学籍、退伍后可以免试升学、减少学期、优先录取等优待。”
“战争阵亡者,抚恤金一视同仁,每人每月增加两元的副食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