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求订阅)(4/9)
东南地区招募知识青年的相关文案和报道。
按照现阶段的民国征兵法律。
学生及相应的一般人群可以免征、迟征。
山西地区的兵员受教育程度很高。
但其他地区的补充兵员素质一言难尽。
状若木鸡,宛如白痴,三个月学不会打枪的兵员都大有人在。
比起八路军当下的政策,收编地方杂牌武装、亦或者是武装农民游击队。
楚云飞更愿意相对的征募精兵,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熟读战史的楚云飞。
自然知道八路军快速发展之后酿成的恶果是什么。
1938年的10月,一年多一点点的时间。
八路军正规部队发展到了十五万人。
到1938年底,新四军,八路军发展到了十八万人。
人挺多,但战斗力非常差。
在抗战进入对峙时期之后。
八路军方面也察觉到了诸多的问题所在。
索性便开始了精兵简政。
在一年的时间里面。
晋察冀边区一年的时间便裁撤了十二万的正规部队。
并且坚决洗刷部队重因为猛烈发展而混进来的流氓、兵痞、土匪..甚至这里面还有大量的防共团份子。
楚云飞知道这些后果。
知道该怎么做,在这种情况之下,自然不可能追求数量。
在追求质量的前提下,不仅能够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最重要的是也能够减缓自身的后勤压力。
晋东南地区的受教育青年。
便是当下争夺的重点。
楚云飞自己心里面清楚。
即便有总指挥、亦或者是刘师长等人下令。
但下面的人怎么做工作,楚云飞对这些门门道道心里面有数。
这些宣传队的工作大概率还是按照之前的老一套。
如果己方宣传人员不进步的话,很有可能会影响受到影响。。
舆论宣传的阵地就在这里。
楚云飞不抢,那自然有他人占领。
这将会对其心中早已经拟定的后续计划有着较大的影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