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这个题材能过审?(4/6)
块儿听着将士们讲述他们的想法。
听下来,将士们说的最多的就是,梁三喜的欠账单和爱发牢骚的靳开来一定不能被改编掉。烈士欠账单的事迹在前线很多很多,这些烈士大多来自沂蒙山这样的革命老区,非常贫困。
一位来自山东农村的连长,牺牲后战友们从他口袋中掏出一份带血的“欠账单”。
烈士在遗书中嘱咐妻子,万一自己光荣了,不要向国家伸手,用抚恤金还账,并叮嘱妻子在自己牺牲后尽早改嫁。
因为太穷,烈士的妻子用光了抚恤金,还卖掉家里唯一的一头猪以及娘家陪送的嫁妆。
谢晋听到这里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当即向将士们表态,梁三喜的“欠账单”不仅不会被删去,而且他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拍好这场戏。
“你这部写的真实啊。”
见面会结束以后,谢晋和江弦碰了下就被,看向他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敬佩。
梁三喜的问题,是很多将士的问题,如若不是江弦的观察力细微敏锐,加上他胆大包天,这样的事情,或许谢晋一辈子都不会了解的到。
“谢导,电影的演员你有什么想法?”江弦问道。
谢晋想了想,“我打算去中戏、北电这几个院校挑选着再看看。”
“嗯。”
江弦没吱声。
在记忆里,《高山下的花环》可是出现了董卓、诸葛亮、司马懿三人同框。
“选角的时候你应该也回京城了,你要是不放心,到时候也过来看看。”谢晋说。
“嗯。”江弦没在这个时候客气。
对于一些角色,哪怕是导演都很难把握,不知道合适不合适,容易做出错误判断,但如果是作者来挑选,就一选一个准了,谁是他心目中的那个角色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之后的几天里,谢晋、江弦、李凖三人坐着车,又在边地跑了很多地方。
凡是他们所到之处,将士们无一不是热情而激烈的欢迎,受到最好条件的招待。
谢晋和李凖都明白,这份待遇是《花环》这篇带给他们的。
然而,《花环》所带来的震撼还远不止于此。
谢晋被多彩的云南看得眼花缭乱,江弦却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