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少林寺》(6/6)
心中更是一阵感动。
左派电影在香港处境艰难。
他50年代就在香港学洗印了,见证了左派电影在香港从辉煌到没落的全过程。
见江弦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觉悟,对他不免得生出些亲切。
“不过我可说好。”
江弦又开口道:“我也有家庭有父母要照顾,这个剧本我可不能白写。”
张鑫炎笑了笑,“稿酬自然是会给你的。”
江弦见他没明白自己的意思,又点拨一句:“张导,如果是香港那边儿的编剧来写《少林寺》这个剧本,你们给他多少钱?”
张鑫炎这下反应过来了,“你是说”
“我知道内地和香港的待遇不同,不过既然我为这个剧本付出了,我就不希望我被差别对待。”江弦说。
如果按国内的标准,一部故事片,按照文化部规定的最高标准,剧本稿酬也就个2000块人民币。
但是换到香港那边,薪酬待遇就大不相同了。
那边儿的编剧虽然地位比内地低的多,但是收入比内地高出不只一点。
江弦知道这事儿可以争取。
拍《火烧圆明园》的时候,香港和内地演员的薪酬差别大,刘小庆大闹一场,于是给内地的演员们争取到了一点待遇。
所以现在他的态度相当明确。
这个活儿他可以不接,但只要接了,就必须给他按香港编剧的薪酬标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