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3章 是省长还是书记呢(2/3)
圈子里流传:有人说zong央要派“少壮派”来,四十出头的博士常委直接落地河东;还有人扯到了退休老干部的子女,说某老领导的儿子要过来“历练镀金”;甚至前几天刚在zong央党校结业的几个地市级书记,也被拉出来当了候选,传得有鼻子有眼。
这些消息像风一样,今天从这个办公室飘到那个会议室,明天又换个版本在酒桌上流传。每个人说起来都像得了内部消息,末了还不忘叮嘱一句“千万别外传”,可转头,整个河东官场的人都在心里盘算:这两把交椅,到底会落到谁头上?
看来今天谜底就要揭晓了。
“在会议正式开始前,我想请张长江同志回避一下。”
书记这话出来不只是张长江,连带着其他常委的心都被猛扯了一下。
一般只有讨论同其有关的决议时候,才会让该同志选择回避。
接下来要讨论的事项,是向上级推荐河东省省长和羊州市委书记两个职务。
真要说起来的话,是五五开。
因为张长江是省委常委、沿海市委书记,作为河东省内第一经济大市的市委书记,出任河东省省长也是合格的,虽然在竞争上,他的前面还有省委副书记陈浩东,常务副省长周威龙。
陈浩东和周威龙的劣势,恰恰卡在了“岗位适配性”这个关键节点上,在省长这一需要统筹全局、兼具政治素养与行政实操能力的岗位竞争中,显得尤为突出。
陈浩东的短板在于政府工作经验的空白。长期深耕政工口,让他在意识形态建设、干部队伍思想引导等领域积累了扎实功底,政治站位和大局观毋庸置疑。
但省长岗位的核心是抓经济、促发展、保民生,需要对产业布局、财政金融、项目落地等具体行政事务有极强的把控力。缺乏在政府系统主政的经历,意味着他可能需要更长时间适应从“务虚”到“务实”的切换,面对复杂的经济调度、部门协调时,实操经验的欠缺容易成为掣肘。
周威龙的劣势则体现在晋升履历的“时间短板”上。从普通副省长刚升任常务副省长不久,这一履历在竞争省长时略显“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