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屠城三百耿弇(1/5)
在西汉武帝时期,耿弇的祖先曾担任二千石官员。按照当时的制度,他们将家人从巨鹿迁移到了茂陵。耿弇的父亲叫耿况,字侠游,他精通经书,担任宫中的郎官。并与王莽的堂弟王伋一同向安丘先生学习《老子》,后来耿况被任命为朔调郡连率。从年少时起,耿弇就对读书充满兴趣,像他的父亲一样精通《老子》。由于耿弇常常目睹郡都尉组织骑士的考试,布置战阵和旗鼓,进行骑马和射箭演习,因此他渐渐对军事产生浓厚兴趣。“更始元年,王莽被杀,刘玄建立了更始政权。”“各地义军领袖攻城夺地,有许多将领滥用权力。”“随意更换郡太守、县令,耿况因是王莽任命的官员而深感担忧。”“当时,年仅21岁的耿弇离开父亲,携带礼物前往长安拜见更始帝,以巩固父亲的地位。”“行至宋子县时,术士王郎在邯郸自称汉成帝之子刘子舆而举兵。”“耿弇的随从孙仓和卫包信以为真,于是投奔王郎。”“不久,耿弇得知更始帝的行大司马刘秀在卢奴县。”“于是匆忙北上拜见,随后被刘秀任命为门下吏。”“耿弇通过护军朱祐请求返回上谷郡,调集军队,平定邯郸叛乱。”“此举令刘秀认为其志向远大而多次召见,加以恩慰。”“耿弇也致信耿况,赞扬刘秀的胸怀和智谋,建议他尽早与刘秀会面。”“更始二年正月,耿弇跟随刘秀北上,抵达蓟县。”“此时刘秀听闻邯郸王郎派兵来蓟,于是打算向南撤退,并召集属官进行讨论。”“耿弇提议调动渔阳和上谷两地的上万兵力进行抵挡,但其他将领对此不以为然。”“与此同时,广阳王刘嘉之子刘接在蓟县发动起义,导致城内混乱。”“刘秀南逃,耿弇则独自北逃到昌平县,投奔其父耿况。”“并力劝父亲指派功曹寇恂与渔阳郡太守彭宠取得联系,各自调动两千骑兵和一千步兵。”“耿弇联合上谷长史景丹、功曹寇恂以及吴汉等率领的渔阳郡军队南下,沿途攻杀了王郎的大将、九卿、校尉等官员。”“共计四百余人,平定了涿郡、中山郡、巨鹿郡等二十二个县。”“当两郡兵马在广阿县追上刘秀后,耿弇等人前去拜见,刘秀非常高兴,任命耿弇为偏将军。”“随后,耿弇等人仍领其兵,跟从刘秀在同年五月攻克邯郸,诛杀王郎。”“更始帝见刘秀威名日盛,于是封刘秀为萧王,命刘秀罢兵,与属将一同返回长安。”“然而,在邯郸宫内,耿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