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500章 大历十才子卢纶(2/8)

第500章 大历十才子卢纶(2/8)

卢伦作品,多以个人漂泊、家业毁灭、社会动荡有关。”“远离家乡的悲苦之情,他亲眼所见的战乱景色,都为他的行旅诗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情感。”“同时他豪迈雄放的诗风,正在逐步显露出来。”“安史之乱终得平定,在南方漂泊多年的卢纶,也终于能够北归回乡。”“他的这种悲喜交集的心情,在这一句独悲无旧业,其喜出时艰中表达的淋漓尽致。”“大历初年,卢纶奔赴长安参加科举,只可惜他屡屡落第,未曾中举,这样的结果令卢纶相当苦闷。”苏轼:唐朝中期诗坛名家,卢纶十首诗,彰显不同心境,细品之后回味无穷。卢纶出生在玄宗时期,众所周知那时期是李唐盛世,物质丰裕。但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爆发,大唐太平盛世急转直下,七零八落。另外,安史之乱摧毁的不仅是大唐帝国疆土,更是摧垮整个时代精神。尤其文人思想境界,从浪漫理想的豪迈气概,瞬间化为乌有,替换的是悲鸣与消沉,卢纶就是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科举之路,卢纶是失败的,他无法用诗求得仕途之路,也无法用才华实现政治理想。在忧伤与低迷情绪之下,他只能用诗寄托内心愤懑与哀愁。当然,卢纶做过几年官,他成为元载、王瑨门下士,算是勉强进入仕途。经历几年悠闲台阁生活,后来元载被赐死,他也受到牵连,惨遭入狱。最终失官,远离京都,这对其打击颇大。死里逃生足以喜悦,不堪回首的仕途往事灼伤其内心。除了诗可以抚慰其心灵外,还有友人可以对其安抚。他与大历十才子其他人都是好友,尤其与司空瞩关系最近。二人还是表兄弟,经常相聚,也有诗歌往来,互相袒露心声。李端也是卢纶一位重要友人,他们经历相同,因而能够成为挚友。在卢纶存世诗中,有专门纪念李端的诗,情感真切,让人感动。纵览卢纶所有诗,可以看出诗人心态变化。因为经历安史之乱的桑桑变迁,卢纶内心迷茫,不得不根据社会现实重新审视自己的存在感。因此,卢纶的内心会产生失意人生的哀叹。随着年龄增长,身心衰老爬上心头,失去理想的精神支柱崩塌。无奈之感,酸楚之痛,油然而生,一声长叹之下,让诗歌极其沉重。在卢纶存世300余首诗中,送别诗占据三成以上。他所处时代是李唐王朝战争最频繁时期,因而士人生活流动性较为频繁。人与人离别之际,未来何时相见难料,一次次分别也许今生再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