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65章 百代文宗韩愈(1/7)

第465章 百代文宗韩愈(1/7)

    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名副其实的文坛祖师爷。韩愈一生,充满了起伏与变幻。既有意气风发的学问成就,也有仕途不顺的坎坷遭遇。他行文风格直白犀利,为世间不平而鸣,时常与主流观念针锋相对。他是一位愤青,也是一位敢于挑战权威的杠精。但也丝毫不影响他,为中国文学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深刻引领后世文风巨变。翻开韩愈的一生,也曾几度迷惘,几度悲凉。混迹官场三十载,不论顺逆高低,都依然保持自己的品性。也正是他性子里的这份倔犟,才让他在泛黄史卷中风姿长存。苏轼曾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得苏轼如此评价,可谓古今独一份,足见韩愈一生之伟大,一世之传奇。“韩愈的运气,从出生起就不怎么好。”“刚出生不久,母亲就离开了他。”“三岁时,父亲也与世长辞。”“等到十岁那年,兄长韩会遭贬,没过多久,就撒手人寰。”“家中只剩下寡嫂孤儿,相依为命。”“长嫂郑氏带着年幼的韩愈几经辗转,才回到尚有些家产的故乡宣城,有了安身之所。”“年仅十岁,韩愈就经历了人生的两大痛苦:生离死别,流离失所。”“而生活中的这些不如意,不仅磨砺了韩愈的坚韧性格,更让他对黎民的困苦有了深刻的认识。”“凡是苦读多年的读书人,都会选择去参加科举考试,求个一官半职,韩愈也不例外。”“在宣城,他准备了十年,考了四次才中了进士第。”“可没过多久,他便在博学宏词科考试上栽了几个跟头。”“没办法,他给当朝宰相上书,希望能获得对方的推荐。”“他每月送去一封信,连续三个月,却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生活不仅没为他打开一扇门,连窗户都锁上了。”“此时的韩愈,说他心中毫无怨气,那是假的,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迷茫和颓丧。”“寂静的夜里,他曾辗转反侧,思考自己的出路。”“为了生存,他不得不两入节度使幕府,做了几年的幕僚。”“可幕僚的工作枯燥繁琐,既养不了家,也满足不了他的政治需求,难道就这样耗下去?”“眼见时光匆匆流逝,自己还没有作为,韩愈思虑良久,决定裸辞。”“他回到长安,毅然参加第四次吏部考试,这次他终于通过了。”“先是担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不久又被身为京兆尹的李实推荐,升为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