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花媛李师师(1/5)
古代遵从男尊女卑,女性只是作为附属品的存在。无论有多高的才华和多完美的容颜,命运也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连古代文人墨客描述美人命运,皆是自古红颜多薄命的悲调,抒发对佳人不得善终的感慨。在北宋时期有一位盛极一时的青楼女子,名叫李师师。就是这么一位传说中的女子,她的结局却成了一个谜,无人知晓她的晚年生活如何。李师师,这个传奇的女子,她的故事犹如昙花一现。她的遭遇,是无数古代赫赫有名的女性的缩影。没有了男人的追捧,她们仿佛什么也不是,没有自身的价值和魅力。纵使她有花容月貌,哪怕得到了皇帝的喜爱。但在北宋那个战乱年代,世人尚且无法自保,谁还会来顾及她。结局可想而知,纵有无限风光,结局无比悲凉凄惨。世人只知她的风光,却无从考究她的结局。对于她的遭遇,再多的惊艳也只能化为一声叹息了。“李师师原本姓王,父亲是东京汴梁城内的染坊老板。”“为保她长命百岁,父亲自幼将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很像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于是给她起名为师师。”“然而李师师的名讳,并未给她带来平安喜乐的生活。”“李师师四岁时父亲以罪入狱,病死狱中,年幼的她只能流落街头。”“流落街头孤苦无依的李师师,被经营青楼的李蕴收养,作为一颗来日新星的预备役种子留在这勾栏之地。”“也许是多年的经世历练令李蕴独具慧眼,她令李师师自幼学习琴棋书画,从小培养她以歌舞娱人的看家本事。”“李师师天资聪颖,十三岁的李师师在汴京一亮相,立即轰动一时。”“一时之间,五陵少年争缠头,李师师在汴梁城就此走红。”“宋徽宗赵佶是有名的才子皇帝,也是风流皇帝。”“一日宋徽宗偶然在团扇上题诗‘选饭朝来不喜餐,御厨空费八珍盘’。”“因一时词穷,遂名一大学士加以赋续。”“那大臣倒也机伶,揣摩到宋徽宗的心思,遂续道‘人间有味俱尝遍,只许江梅一点酸’。”“这位学士的一点酸,正是走红京师上下的李师师。”“见惯了后宫佳丽的宋徽宗,在高俅的引荐之下,令李师师在樊楼见到了这位高居庙堂之巅的九五之尊。”“为了遮掩身份,宋徽宗以商人身份探访樊楼,命太监送去金银珠宝。”“却不想,赶来和佳人会面的宋徽宗直等到夜过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