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1/7)
看到一个个科学家被主播提及,最紧张的莫过于徐光启。毕竟他也在科学领域有不小的成就,自然希望借助主播的嘴名传天下。而且他觉得自己的机会非常大,原因也很简单。在清朝灭亡之前,科学并不被世人重视。也正因如此,整个古代中国搞科学研究的人少之又少,就更不用说做出一些重大成就了。而他恰恰就是那个信奉科学的少数人之一,而且也在科学方面做出了卓越的功绩。所以,他猜测主播有很大的可能提及自己。事实也正如徐光启所猜测的那样,苏晨下一個介绍的科学家就是徐光启。华夏文明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四大发明更是令国人自豪。但在明清时期,却以天朝上国自居进而固步自封。实际上当时的中国,在数学、天文、历法、火器、军事等方面,早已远远的落后于西方。而那时却有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他便是明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在晚明儒道佛三教普遍浸润下的东方世界,出现一个具有近代自然科学倾向的士大夫,本来就是一个奇迹。徐光启的出现,固然得益于一个文化交融的大时代格局,但同时还有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一是,对自然事物的浓厚兴趣。二是,对异族文化的平视与包容。三是,对事物本源的积极探究。有了这三个条件,作为儒家士大夫的徐光启,这才成为信奉科学的徐光启。要提及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就不得不提明朝的内阁大学士徐光启。徐光启在科学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直到如今还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正因为如此,现如今上海的徐家汇的名字来历,便于徐光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徐光启,于大明嘉靖四十一年出生于松江府一个贫苦的家庭当中。”“父亲是个小商人,家里有一点土地,但日子过得并不宽裕。”“所以徐光启从小就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这对他后来的成长有很大影响。”“徐光启在20岁左右的时候进了县学,成了生员。”“35岁时回乡参加了本省的乡试,一举夺得了乡试的第一名,中了解元。”“42岁时又到北京参加中央一级的考试,中了进士,后来在翰林院作了个小官。”“当时由于朝廷的腐败,徐光启在政治上很不得志。”“在总共只有七年的天启年间,徐光启在朝三进三出,虽说做到了礼部右侍郎的官位。”“但是奸臣当道,他一事无成,最后落职回家。”“这倒使徐光启有了比较充裕的时间,能够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