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92章 北宋神人沈括(1/8)

第292章 北宋神人沈括(1/8)

    要说到古代的科学家,那就不得不提宋朝。宋朝是中华历史上存在感比较高的一个朝代,历史名人多如繁星。比如一代文豪词宗苏东坡,精忠报国岳飞,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变法大家王安石。还有欧阳修、李清照、辛弃疾等等,那真的多得数不过来。但有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如皓月般辉煌,但却不为人所知。他的名字叫做沈括,乃是一位全才,精通天文、经济、军事、文学、音乐、物理、化学、书画……后世学者称其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其著作《梦溪笔谈》乃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然而就是这样建立了卓越功勋,做出了巨大成就的人物,却因为道德瑕疵而饱受诟病。沈括因病去世后,无人给他立碑,没人给他撰写墓志铭。自古以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都是做人做官的基本要求。无论文治,还是武功,以及自然科学,沈括取得的成就都很突出。却遭如此冷遇,全因沈括官场所为,令君子不耻。人总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沈括晚年开始审视自己的政治生涯,甚至对过往的从政经历萌生出一丝悔意。但为时已晚,没有人可怜他,落到这步田地,只能令人扼腕叹息。“沈括生于浙江钱塘,他的父亲沈周是宋真宗时期的进士。”“沈括从八岁开始,根据父亲任职地方变动,跟随前往泉州、金陵等地游历。”“十七八岁时,因为灯下读书患上眼疾,治愈后对医药产生兴趣,开始研习医药收集良方。”“因见到了毕昇的活字印刷,于是进行深入研究、改良和推广。”“青年时代的沈括亲历了吴中大饥荒,看到了范仲淹救济灾民的过程。”“沈括二十岁时,父亲沈周去世。”“公元1053年宋仁宗时期,因父荫任职沭阳县主簿。”“沭阳县靠着沭水,沈括修堤疏渠,分导节制沭水主流支流,治理出上等好田七千顷。”“次年,代理东海县令,研究东海地理沿革,纠正《图经》的错误。”“公元1063年中进士,任馆阁校勘,删定三司条例。”“北宋惯例,皇帝每三年一次前往南郊圜丘祭祀,负责的吏员为谋私利,罗列不必要项目和故意铺张。”“沈括查阅南郊祭祀的历史沿革,撰写出一部《南郊式》,皇帝命他掌管以后南郊祭祀事务。”“第一次按照《南郊式》筹办,就节省出数以万计的费用,宋神宗非常满意。”“当时这些部门的官员对于天文几乎完全不懂,沈括设置浑仪、景表、五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