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超长待机司马懿(1/11)
对于诸葛亮这样的忠臣,各朝各代的帝王就没有不喜欢的。除了各朝的统治者,各朝古人也同样被诸葛亮的智慧与忠贞所折服。只是有些惋惜,诸葛亮还没有完成遗愿就撒手人寰了。说完诸葛亮的功绩后,苏晨再对诸葛亮的提问给予解答。“相信三国时期的你们对有哪些谋士非常感兴趣,主播现在说一下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十大谋士。”“诸葛亮是十大谋士之一,现在主播给大家介绍另一个非常著名的谋士。”此话一出,三国时期的众人纷纷竖起耳朵,尤其是各自阵营的文臣武将。毕竟能够名列十大谋士,那就说明被后世人认可,足以说明此人的厉害之处。况且这也是一个扬名天下的机会,被天下人所熟知。而苏晨接下来要说的是司马懿,其聪明才智不在诸葛亮之下,只是名声却与诸葛亮天差地别。司马懿辅佐了曹魏四代君主,见证了曹氏家族从兴盛走向衰亡。司马懿退蜀征吴,平定辽东,为曹魏政权的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也为其孙司马炎以晋代魏一统中国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世人称司马懿的军事智慧在曹操与诸葛亮之上,也是曹魏政权最显赫的权臣。然而早在曹操在位时,便发现其有狼骨之相,必会干预政事,但最后还是让司马懿夺权成功了。但也正是因为司马懿不讲武德的兵变夺权,让他的名声得以遗臭万年,甚至于连司马这一姓氏也遭到连累。“司马懿自仲达,河南省温县人。”“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俊为颖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懿是司马防的次子,少年时期就聪明博学,胸怀谋略。”“南阳太守杨俊素以识人著称,在司马懿还未到20岁的时候。”“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常人。”“公元201年,郡中推荐司马懿为上计掾。”“曹操听说司马懿的名声后,派人征辟他到府中任职,而此时的东汉政权已被曹操所控制。”“司马懿不想屈节在曹操手下,于是称自己有风痹症,从而推辞。”“但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打探虚实。”“司马懿躺着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公元208年,曹操又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并对使者说。”“他如果还和以前一样躺在床上不出仕,就把他抓起来。”“司马懿听说后非常害怕,只得就职。”“之后,曹操逐渐发现司马懿有雄心壮志,且有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