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47章 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2/11)

第247章 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2/11)

息来得这么及时,居然有革命同志马上就要成功了。得知惊天好消息,别说是他,就连同盟会的一众成员也是欣喜若狂,忍不住喜极而泣。为了推翻清政府,他们同盟会发动了太多次的武装起义。可一次都没有成功过,起义全部以失败而告终。就在他们斗志落到谷底的时候,令他们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传来了。算算时间,距离武昌起义的时间不远了。于是乎同盟会的一众成员纷纷请求孙中山做好配合的准备,一旦武昌起义如期成功,他们会好立即响应。“文学社在新军中积极扩大组织的同时,同盟会的外围团体共进会也把目标转向湖北,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不过,即便按照这个趋势发展,武昌起义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大,毕竟革命力量还是太弱了。”“但就在这时,清政府送上了一份大礼。”“1911年5月,清政府公布了筹备多年的责任内阁名单。”“看到这份名单后,举国华然,十三人的内阁,旗人竟然占到九席,其中皇族七人,而汉官却只占四席。”“如此扯淡的权利分配,瞬间让立宪派对清政府彻底寒心。”“清末政治格局,无论是保皇派还是革命派,力量都不强,真正强大的是立宪派。”“当时真正的保皇派就是八旗少壮派的那一小撮,革命派主要是留学生和会党,数量也很少。”“立宪派是些什么人呢?广大的地主、绅商、大部分汉人督抚、各省新军,包括袁世凯的北洋军,乃至一些中下层旗人都属于立宪派。”“这是非常强大的一个群体,强大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同盟会都不得不极力拉拢。”“然而清政府中的顽固派却不在乎这群人的感受,什么责任内阁,什么参政议政,想都别想。”“立宪派苦等多年,却发现自己被耍了。”“一时间许多人认清现实,转身投入革命。”袁世凯:都到了如今地步,朝廷还想着牢牢把控权力,既然朝廷不仁,那就休怪我不义了。朝廷在筹备责任内阁,他一直是知道的,而且也有他的一席名额。但他想要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个名额,而是想把自己的人尽量多的安排进内阁。唯有如此,他才有可能掌控内阁,独揽大权。但如今十三人的内阁名单出来,算是彻底打破了他的幻想。十三个人的内阁成员,满清贵族占据九人,汉人只占据四人。如此权力分配,国家的权力依旧牢牢掌控在满清贵族手里,这显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