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出口创汇‘先进个人’?(3k)(3/4)
时候了,不过这么大个百业待兴、到处都嗷嗷待哺亟待先进技术和产品引进的地方,外汇总是缺的。到了80年代,曾经有人在国外出版了一本书,收了了几万花旗币的外汇,就上了报纸,还被当地作为经济发展的成绩之一,写入工作总结的。不过这些外汇,个人是收不到的,他们收到的是“外汇券”,外汇券可以在一些特殊的商店买到平常买不到的东西。而外汇本身,是被金融机构统一管理的。而在更早的现在,甚至连外汇券这个东西都没有,按照记账的汇率折成本国货币交给个人。“说不定这位高振东同志,在出口创汇方面,也算是一位先进个人了,哈哈。”要是外商部的领导在这里,肯定就笑了,就这?这算啥,伱们是没看见人家别的东西。大家说说笑笑,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这样一来,在高振东自己并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的一本书,就已经快要在国外出版了。——这个时候,高振东也正在处理和C语言有关的事情。运算所的池总工亲自过来了,送来他委托运算所制作的设备电路板。收起电路板,高振东对池总工笑道:“池总,这么个小事儿,怎么还麻烦您亲自跑一趟?”池总工笑呵呵的道:“有好事儿,这事儿重要,我还是亲自来跑一趟。”什么好事儿?一般都是自己给运算所找好事儿,运算所给自己找好事儿?这还是破天荒头一遭啊。看着高振东疑惑的眼神儿,池总工从包里掏出了一包东西。——两本AIEE期刊以及副刊的样刊。嗨,这不还是自己给运算所带来的好事儿嘛。期刊登载的是C语言的论文,副刊只有一个内容:C语言的标准。看着样刊,高振东还是有点激动的,上辈子作为普通的大四学生,类似AIEE期刊这种水平的期刊,他是想都没想过,这么说吧,他就没发过论文。这辈子?呵呵,这个问题就有点儿开玩笑了。这些样刊,是随AIEE副总编克拉默的信一起送过来的,速度有点慢,没办法,这年头,就是这么个情况。作为作者,高振东应该是最晚收到AIEE的这个期刊的,不要说花旗国的读者了,就连运算所的人,都比他先收到。样刊不止两本,不过池总工和厉所长作为论文的二作三作,他们自然也是要收藏一份的,加上运算所作为一个机构,也是要丰富自己的收藏的,所以一来二去,五本样刊,到高振东手上就只有两本了。还好还好,自己和娄晓娥还能一人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