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还得是高主任!(3k)(3/4)
常,因为指标不明晰,传感器能力又有限,机器难以决策。可是等直径生长这个阶段,也是人工在决策和控制?按说直径这个指标是相对比较清晰准确的啊。”俞允成摸了摸脑袋:“高主任,你可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我也正在为这个事情为难呢。”“直径这东西,你说它明确吧,的确是这样。可是有一个问题,机器没法知道炉中的晶体直径是不是达到设定的值了。这东西人眼一看就大差不差,可是机器不行。”“机器不行?”高振东皱了皱眉头,是有一点麻烦。“是的,我们没法弄个尺子进炉里去量,先不说温度问题了,尺子一进去,理论上就污染原料了,就算清理得再干净,可是尺子需要接触测量,一接触晶体,所有的都玩儿完。”高振东想了想,还真是他说的这个问题,说穿了,这是个经典的模糊控制问题,现在的控制系统对于过于复杂或难以精确描述的东西,显得非常无力。需要控制再多大的直径,非常明确,晶体长了多粗,也肉眼可见。可是和人不同,机器是看不见的,但是又没有合适的手段去测量这个晶体具体的直径数据。这就好像衣服脏不脏,人看一眼就知道,可是没有模糊控制能力的机器,就很难判断了,得检测衣服上各种相关数据才能判断出来。这可不是日后,日后的话,一个摄像头,摄像头监视画面内拉一条检测线就行,甚至都不需要用到ai这种噱头。可是这个时候的摄像头可没这个能力,这玩意儿是纯模拟的,连视频服务器这种东西都不存在。高振东看了一眼摄像头,又看了一眼监视画面,突然脑袋里灵光一闪。拉检测线?有了!没有视频服务器里的各种视频工具,可是自己有土办法啊!这个时候的高振东不知道的是,他想的这个土办法,本来就是日后技术还没那么发达的时候,等直径控制的手段之一。高振东哈哈一笑:“有办法了!”俞允成等人一听大喜,这个等直径控制,是整个拉晶过程中最耗人力,但却又非常关键的工序之一。就算前面几个重要节点,其实节点时间是比较短的,而这个等直径控制却是从转肩开始到收尾之前,都必须一直盯着。偏偏从条件来说,看起来它又好像最有希望解决由人工转向自动的问题,就让人心里总感觉很遗憾。一听高振东有办法了,所有人都兴奋起来,还得是高主任啊。小问题,伱们解决就好,总的理论、设计和技术难点,我来!大家都看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