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恩施人物> 第18章 田舜年(2/3)

第18章 田舜年(2/3)

年提倡学习汉文化,成效卓著。他把次子田旻如送往京师国子监学习,四子琬如、五子琯如均入籍荆州,进入府学。还根据子孙们的不同“天赋”,在荆聘请业师和举业师到容美执教。他自己计日自课,按其某日读某书、阅某史、至某处,均以小印章志之,并规定司内每月的初二、十六为诗会期,风雨无废。在南府(今五里乡)、中府(今容美镇)、万全洞、万人洞、晴田洞、小昆仑等处,皆设有藏书楼。

    田舜年诗文甚丰,著述有《田氏一家言》、《容阳世述录》、《二十一史纂要》、《六经撮旨》、《白鹿堂诗文集》、《田氏世家》、《清江纪行》等。可惜的是,诸集已散佚,仅剩诗词15首、文17篇及岳常道姚淳焘为《廿一史纂要》所作之序。南郡学人伍骘曾为田舜年的诗集作序,称其诗“风采如高岗凤,珠玑如万斛泉,重振大雅”。

    康熙十八年,田舜年多方搜求先辈遗作,把近200年内容美土司六代、九位诗人的作品进行了系统整理,汇编成12卷本的皇皇巨著《田氏一家言》,这在当时实属罕见。他不愧是容美“田氏诗派”的一代传人。

    田舜年还致力推动司内经济发展,主张“海纳百川”,开门迎客,采取优惠措施引进人才和技术,凡外来能工巧匠、文贤商贾一律仰膳官厨,官给衣食,客礼待之,以致客籍司中者江、浙、秦、鲁人俱有,或以贸易至,或为技艺来,络绎不绝。为使行旅方便,货运畅通,他注重修路建桥,所修造的石拱桥“九峰桥”至今保存完好。所建百顺桥,桥虽塌,碑尚存。他还特别注重农业,鼓励土民开垦农田,官给牛具,不收租税。一时间,容美司良田广袤,民居栉比,粉业者、纺织者,百业集聚,绸肆典铺,通衢陈街;药材、桐茶畅销各地。茶叶强司是田舜年的策略,在川湖诸司中独树一帜。

    田舜年注重整军精武,其兵皆练习有素,闻角声则备聚,火枪打百步,一人搏虎,二十人助之,以必毙为度,纵者罚。还施行“寓兵于农,兵农合一”,遇事战,无事则农。其时,容美军强民富,苗人惧之。

    田舜年受母亲覃美玉的影响,酷爱戏剧艺术。他在司内建有专门的戏厅、戏楼和教坊,和儿子田旻如各有一个“声色皆佳”的戏班,常于司中演出。康熙四十年,田舜年派人去北京密见戏曲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