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恩施人物> 第153章 周祖武(1/2)

第153章 周祖武(1/2)

    周祖武(1930-1998),湖北武汉人,著名外科医生,优秀科技工作者。

    抗日战争时期,周祖武随父母西迁恩施,先后在恩施城关小学、重庆私立中正中学、清华中学、重庆大学、武汉医学院学习。1956年7月,他担任武汉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外科教研组助教,代理主治医师兼普外、泌外、胸外三科室病区组长。历经3年,他靠过硬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在本院及武汉市民中获有称誉。

    1960年9月底,周祖武响应组织“抽调精兵强将,支援山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号召,毅然来到咸丰县人民医院。到县医院的第三天,周在一无麻醉师、二无手术台的情况下,用木板床代替手术台,以煤气灯和手电筒代替无影灯,从一位妇女的腹中成功地切除了一个重达20余斤的卵巢囊肿。这是咸丰有史以来的第一例。周祖武的名气顿时大增,过去许多无法医治的外科病人纷纷慕名前来求医问诊。不到3个月,周仅做子宫脱垂手术就达124例,无一例失败。此后几年,周以自己渊博的学识、精湛的医术,带领一批医护骨干,把这个医疗条件落后、技术设施简陋的山区县级医院,办成能治乳腺癌、切除甲状腺等疑难病症的优质医院。

    “文革”期间,周祖武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他白天默默无闻地为病人诊断、手术、治疗,晚上接受无休无止的批判斗争。那10年里,周不计个人得失,吃力地拖着那条早年残疾的跛腿,到全县十几个区镇,为无数患者解除痛苦。

    1978年,县里为周祖武彻底平反,摘掉了扣在他头上10余年的帽子。年近五十的周祖武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工作,在咸丰县人民医院简陋的手术室里,由他主刀的三级脑外伤手术和脾、肾、肝、肺、全膀胱切除等高难手术,一一获得成功,填补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武陵山区县级医院施行手术成功的空白。

    改革开放后,咸丰县内其他行业和县医院的外地籍专家、骨干纷纷请调回归。一些热心人劝周祖武回武汉,武汉同济医院也愿意接纳他,他的三哥也多次来信,劝他去广东(已联系了一个工作条件、个人待遇均优的单位)。他一一婉言谢绝,并以顽强的毅力和牺牲精神拼命工作,把业务范围扩展到了内科、儿科、妇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