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恩施人物> 第139章 史代富(1/2)

第139章 史代富(1/2)

    史代富(1919一1982),湖北恩施人,农村基层干部,全国劳动模范。

    史代富出身雇农,1949年恩施解放后,他以满腔热情参加到新社会的建设中。1950年秋,他被选为恩施县五峰山乡第一任乡长,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他联合64户贫困户率先创建了鄂西南山区第一个农业合作化组织一灯塔农庄,任农庄主席。此后,他历任高级社主任、五峰山人民公社党委副书记兼灯塔大队党支部书记、恩施城关镇贫协主席、恩施县第二届至第六届政协委员。他先后七次被评为省、地、县劳动模范,两次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并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接见。

    史代富素具公而忘私的精神,一心扑在集体事业的发展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他的月工资是45元,但他没有把钱拿回家,而是先后投入了六七百元给大队办了一个养猪场,用以发展生猪。养猪场越办越兴旺,每头猪都有三四百斤重,最大的一头肥猪重达五六百斤,曾用飞机空运到武汉展出。猪场发展起来后大队把钱还给了他,他又把这笔钱无偿扶持经济非常落后的七队、八队,帮助发展茶叶40万蔸,使这两个队摘掉了贫困帽子。新春佳节期间,他仍冒着风雪寻找香椿树苗,移栽到路旁田边,绿化荒山,护路保田。五峰山大队13个小队的每一寸土地都印上了他的足迹。

    1955年夏,五峰山遭特大水灾,农庄的包谷全部被大水冲毁,方兴未艾的农庄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夺回损失,史代富带领农庄群众日夜抢种秋洋芋和秋荞子,并亲自到三岔区河湾乡采购种子。当时,他4岁的儿子得了痢疾,正在住院,他忍痛看了一眼就上路了,待他挑着洋芋种子回来时,儿子已经离他而去。

    为了让五峰山1000多农民摆脱长期贫困,史代富和当地干部进行了七天七夜的讨论研究,制订出五峰山第一个十年远景规划。

    他们把五峰山划分为四个耕作区,一区发展梨子,二区发展苹果,三区发展苎麻,四区发展茶叶。一座只有50000棵老茶蔸的荒山,经过史代富和其他干部群众四五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有25000多株苹果、梨子、柑橘和20多万蔸茶树“安家落户”。1960年以后,五峰山被划为恩施县城关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