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恩施人物> 第136章 韦君宜(1/3)

第136章 韦君宜(1/3)

    韦君宜(1917-2002),原名魏蓁一,女,湖北建始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出版家。

    1924年,韦君宜从北平转学入长春铁路子弟小学三年级;1927年到北平,插班考入北京实验小学六年级;1934年于南开女子中学(高中)毕业,同年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第二年即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韦君宜在湖北地区从事地下工作,曾任襄阳特支委员、宜昌区委委员。1939年初,她到延安后,历任中央青委干事、《中国青年》杂志编辑、新华广播电台编辑。解放战争中,她自延安奔赴晋察冀解放区,曾任平山县温塘区委委员,其间,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并在河北平山县参加筹备《中国青年》复刊工作。1949年,韦君宜任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总编辑。1953年,她任北京市文委副书记,同年调中国作家协会,为作协党组成员,筹备创刊《文艺学习》月刊;1954年《文艺学习》创刊,任主编;1958年1月,任《人民文学》副编辑,带职下放河北怀来县花园公社榆林大队;1960年,被调入作家出版社任总编;1961年4月,作家出版社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文革”期间,韦君宜和丈夫杨述均受到冲击,1966年6月被打成“走资派”,被污为“三家村”女干将。1969年9月,韦君宜被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1973年3月,她回人民文学出版社,任领导小组成员,分管业务工作,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直至1985年12月离休。

    韦君宜少年时除了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外,她父亲还请到了长春最好的英文、日文和语文老师担任家教。

    韦君宜12岁时不仅读完了家里的所有藏书,还经常自己买书看。她偏爱文学,在学校作文及阅读比赛中常名列前茅。鲁迅、郭沫若、托尔斯泰、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家是她少年时代崇尚的偶像。在学生运动中,她是出色的笔杆子。她所著《记贺龙》、《三个朋友》至今被认为是“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多次被编选出版。《记贺龙》在新中国建立后被编入初中课本。在任《中国青年》杂志总编辑期间,韦常发表一些谈青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