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恩施人物> 第122章 周敬学(2/3)

第122章 周敬学(2/3)

工修筑了恩施至利川的公路。他出面筹备并成功举办了恩施地区第一次土特产品展览会,同时召开了农副土特产品产销运会议,及时解决了大批桐油、生漆、五倍子积压的问题,促进了山货出口,大量购进老百姓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受到群众一致赞誉。

    新政权建立初期,地方百废待兴,周敬学抓纲提目,为各项工作的推进殚精竭虑。1951年6月,他要求各级干部“要发动群众恢复生产,要启发群众树立劳动发家致富思想,防止让群众互相比穷,产生以穷为荣的思想”。在土地使用上出现一些问题时,他及时指示各县要注意给乡村小学留足操场地,各县城郊要留运动场地,给各渡口船工留一定土地,恩施县要留土地办良种科研所。当了解到一些家庭出身不好的子女求学受阻时,他多次指示各县解决这一问题。

    周敬学对机关风气、干部作风十分注意,经常督促各县县长和专直科级干部加强学习,加强纪律性;要求各县县长每月亲自动手写一份情况报告,要求专直科长汇报工作必须是第一手材料。他常给干部讲:“老百姓为什么欢迎共产党?为什么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因为共产党的政策好,共产党的纪律严明。如果放松了这两条,老百姓还拥护你吗?”1950年7月,副专员史占道等人去省参加财经会议,因天下暴雨,公路被淹,中途返回,周硬是要史等人步行5 天到巴东,然后乘船去武汉参加了会议。

    周敬学为政清廉,严于律己。1951年7月,有的地方出现铺张浪费现象,他立即指示各县县长:“必须节省开支,克服一切铺张浪费现象。”并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他经常穿着打补丁的旧军服,一间旧房既作寝室又作办公室,室内仅一床一桌,几把旧椅子。1951年专署修了一栋新房,他让秘书室搬进去,留几间作招待室,自己仍住旧房。他无论走到哪里,从不让别人办招待。他在一些单位参加会议或讲课,中午步行几里路也回专署食堂就餐,然后再步行赶到会场或课堂。他常给警卫员、通讯兵买学习课本和文具纸张,而自己的笔记本、起草文件用纸大都是银行旧账本翻过来用的。他家乡的亲人给他写信,要到恩施来看望他,他回信说:“我在外是给人民当长工、绝不是做官,一月所得连吃带穿165斤米包干,绝不能养家。&39;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