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黄大鹏(2/2)
1928年冬,巴归兴县委成立,黄大鹏任县委委员。1929年12月上旬,巴归兴县委在甘家坪大垭召开扩大会议,贯彻鄂西特委关于建立武装、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会后,黄大鹏组织队伍,成功夺取团防武装,成立鄂西游击大队。他率领部下不断打击团防和土豪劣绅,向群众宣传共产党的政策,积极开展土地革命运动。1930年5月,游击大队奉命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十九师,刘子泉任师长,黄大鹏任政委。
1931年4月4日,贺龙率红三军过巴东,在构坪见到巴归兴苏区领导人,对黄大鹏深表赞扬,将红军四十九师改编为红三军教导第二师,委黄大鹏为师长,留下十几名军事干部及一部分枪支,把200多伤病员交教二师护理。贺龙对黄大鹏说:“把巴归兴苏区建设好,可以牵制宜昌的敌人,对洪湖和湘鄂边苏区是一个很好的支持。”不久,长江上游剿匪总指挥刘湘派王陵基率川军追击红三军主力,进入巴归兴地区。黄大鹏不顾重病在身,率教二师在池塘垭、下谷坪、木鱼一带与敌迂回接触。他为了保存主力,亲自选派200多名精壮战士,交给涂美中和红三军八师师长许光达率领,前往房县找贺龙。随后,他率队入房县,被委为独立第二团团长,后多次参加贺龙直接指挥的战斗,受到贺龙的赞扬。教二师奉命回巴东恢复苏区,打通巴、兴、房交通。当时团防陈铸九、史祖惠、张嗣臣等部,配合川军驻扎江北,据险以待。黄大鹏在平阳坝朱家山打胜仗后,又在贾家坡、宋家垭、祖鼻垭、白湾等地连战皆捷,使敌惊恐万状。其后,黄又率师赴二淌垭再攻顽敌,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其遗体安葬于牛洞坪水池岭。
1958年,中共巴东县委和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建立烈士陵园,将黄大鹏烈士的遗骨迁葬于陵园内。同年4月9日,贺龙在给巴东县人民委员会的信中说:“以黄大鹏同志为首的一支革命力量,在和敌人斗争中,发挥了高度的英雄气概和顽强精神。许多为革命壮烈牺牲的烈士们是值得我们追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