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恩施人物> 第97章 刘元申 黄大祯(1/3)

第97章 刘元申 黄大祯(1/3)

    刘元申

    刘元申(1901-1968),原名刘元正,别号刘子丹,湖北麻城人,知名农业技术专家。

    刘元申民国十七年(1918)考上北京师范学校,民国九年肄业,随后又考进北京政法学院,民国十五年肄业,民国十七年又考上北平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民国二十一年毕业。之后,他在汉口第二中学、武汉楚才中学、黄冈乡村师范学校等校任过教,主教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理科课程。民国二十八年,他任湖北省农业改进所技师、农业技术督导专员,1950年受聘到湖北农学院任副教授,1952年转为华中农学院副教授。

    刘元坤通英文、俄文、日文三国外语,尤谙英文,可随意阅读英文科技原著,亦具较深的古典文学功底,擅作诗填词,其主攻专业是甘薯栽培。1958年,因其专长与恩施农业对口,在大力支援山区的大背景下,刘元申从华农调来恩施筹建的农业专科学校任教,主持甘薯栽培学的教学与技术指导。来校后,他开口不离红苕,闭口不离栽培,一时便有“红苕教授”的称号。

    在恩施农业专科学校工作的10年中,刘元申进行过甘薯的育苗方法、扦插方法、田间管理方法、晚苕留种、甘薯储藏、块根直播栽培的实践摸索和理化实验,并同学校附近金子坝农户建立技术培训与实验关系,获得了一些富有实际意义的创造性成果。当时的《恩施报》在1963年5月至8月的三个月里连续发表他的文章,对他从事的有关研究内容进行宣传介绍。由于广泛宣传,相关技术模式对恩施的甘薯育苗、栽培、管理、储藏等起到了很大的指导、示范和推广作用,为提高恩施地区甘薯的产量作出过不小贡献。他著有《甘薯栽培学》一书,在当时颇具影响,对甘薯教学和研究、甘薯的生产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作为甘薯专家,刘元申具有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无论做什么实验,都有详细的文字记录,严谨的科学分析,合乎实际的基本结论。刘元申十分关心学校的建设与发展,1961年,曾先后两次向学校领导上“万言书”,对学校的建设提出过不少建设性意见,得到了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与表彰。

    “文革”中,刘元申不堪精神的重负,自缢辞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