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恩施人物> 第72章 王训民(1/2)

第72章 王训民(1/2)

    王训民(1889一1956),乳名科成,又名明照,字训民,号灼三,湖北建始人,辛亥革命志士。

    王训民幼年家道贫寒,在长梁下坝就读于姑父家的私塾,稍长便同表兄出走宜昌,后东下汉口求学,眼界逐渐开阔,开始关心国家命运。其在辛亥革命后的自述中说道:“来鄂渚考学堂,时与二三知己眺览晴川、黄鹤楼,即知我神明贵胄受制于满洲奴隶旗下,被欧亚风雨之摧残而不可救止。”并认为“中国今日惟整军经武,始足以整其魂,而制强邻之跋扈”。

    光绪三十一年(1905),王训民投笔从戎,在陆军步兵队三十一标二营充当下士。光绪三十二年,他因防务有功,获六级军功奖。王入伍后,接受民主思想,加入日知会,又与蔡济民等人同组革命团体“文学社”。当时王训民任三十一标二营代表,负责与江汉革命党人侯帷东联络,为起义作准备,曾于宣统元年(1909)兼任湖南旅鄂中学堂体操教员,并被学校师生推为革命干事员。同时,他与邓玉麟和熊秉坤、金兆龙密商,乘四川保路风潮之机举行起义。

    武昌起义第一枪打响后,王训民立率江汉关卫队树旗响应,同党人詹大悲等组织江汉分府,王训民任参谋,并率十数人占领蛇山,猛攻清督署衙门,战斗两小时获胜。十月十七日,清廷调集河南驻军进攻起义军占领的阵地红砖厂、三道桥。起义军因寡不敌众而失利,王训民亲自向黎元洪报告战斗情况,黎任其为督战大员。汉口战事失利,黄兴由广东到武汉任战时总司令,挑选忠实革命党的百余人组成敢死队,同清军作殊死战斗,王训民被任命为副队长。他在战斗中负伤,黎元洪令其回营休养,他仅休息半日又率敢死队队员到汉口刘家庙夺取敌大炮,同敢死队金队长率队转战江汉各路,死守三眼桥 16天。因其作战英勇机警,被任命为总司令部参谋。民国元年(1912),王训民先后升为湖北都督府军事调查员、军事参谋处处长,荣获都督府一等金质奖章和“首先倡议勋业堪嘉奖状”。湖北拥袁 物

    “筹安会”成立后,王训民转赴上海密谋讨袁。民国五年,他在上海受到孙中山接见。次年,广东大元帅府成立,王训民赴粤向孙中山陈述两湖及长江流域等地的策动情况。不久,他被孙中山任命为军政府混成第一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