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恩施人物> 第66章 高尚志 甘绩熙(1/3)

第66章 高尚志 甘绩熙(1/3)

    高尚志

    高尚志(1888一1919),派名鹤龄,字固群,湖北巴东人,辛亥革命志士。

    高尚志小学毕业后,就读于宜昌师范,光绪三十年(1904)在陆军第八镇二十九标当兵,后被选入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学习。

    清末国势微弱,外辱日深,朝廷对外妥协,对内镇压。武昌日知会等进步组织应运而生,进步人士四处宣传革命。高尚志受其熏陶,报国之志日坚,乃与同学贺公侠、李维广、陈孝芬、曾尚武等建立“自治团”,从事反清活动。宣统元年(1909),他加入孙武在武汉组织的共进会;蔡济民组织军队同盟,高尚志被选为副代表和参议,分管宣传、组织工作。

    宣统三年春,军内革命党人常聚于武昌“同兴”酒楼议论时局,密谋起义,高尚志被推选为第四军指挥。四月,因广州起义失败,清廷戒备甚严而未能举事。清廷为分散革命实力,将二十九标部分营兵调离武昌。八月,革命党人蔡济民、蒋翊武、熊秉坤及高尚志等,不顾清廷缉查,于抱冰堂集会,决定中秋起事。会后,高尚志即返本标,负责组织起义事宜。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殉难,标内所藏之起义炸弹爆炸,致使清廷四处搜查,高尚志及蔡济民不顾安危,于连溪寺密会各标营代表,议于是夜举义。当晚9时,武胜门外火起,工兵营枪响,高尚志与蔡济民当即率众径走楚望台军械所,与工兵营会合,在二十九标与八标密切配合下,迅速攻克督署衙门,占领藩署,营救党人胡瑛等出狱。

    湖北军政府成立,高尚志为参谋部重要成员之一,后任都督府军务参议及总稽查。(汉)阳夏(口)之战,他与蔡济民等奔赴前线督战,扼守满春园。随后,黄兴组成战时司令部,高尚志任司令部参谋。民国元年(1912)一月,湖北近卫军成立,高尚志任统制。二月,武昌发生驱孙武事件,高尚志亦连带去职,改任淮盐汉口局总办。民国八年初,湖北靖国军各部退据川鄂边地,内部时生摩擦,高尚志受孙中山之命,以大元帅府参议名义,亲往劝说。他先抵巫山,与黎天才部将王大春达成协议,然后到施南,行经巫山黛溪长寿桥上,突遭暴徒枪击而遇难。

    孙中山知悉后,于四月二十三日发电哀悼:“……皓电惊悉高君固群被狙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