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陈耀智(1/2)
陈耀智(1885一1955),名家瑞,湖北利川人,辛亥革命志士,利川“三老”之一。
陈耀智少有壮志,文章深谨,谈言微中,气度恢弘。他认为:“民之不安,
乃国之不治;国之不治,岂能言‘平天下’!”因此投笔离家,决定走武装救国道路,遂考入保定军官学校。他毕业后回省,在新军三十标当兵,加入共进会。宣统三年(1911),他参加武昌起义后,担任鄂军第一镇一协参谋,民国二年(1913)国民政府授陈乙等功勋。在反北洋军阀斗争中,他与蔡济民、杨玉鹏、罗启疆等并肩战斗在长沙一线。民国六年,陈与牟鸿勋、苏成章相继回到利川,组织鄂西靖国军,任参谋长兼前锋司令。民国八年一月,蔡济民被唐克明、方化南密谋杀害,他护送蔡之灵柩经四川万县去武昌卓刀泉安葬,沿途宣传护法,并在武汉与鄂西靖国军诸负责人联名登报讨唐,使唐在外讨内乱的窘境中下台。
北伐时期,陈耀智任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部上校参谋、法规编委会主席、特务处科长、南昌军事委员会法规组长、上海警备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十九军司令部参谋长兼湖北省清乡督办公署谍报科长、宜昌鄂西行政委员、湖北六七两区总团长、陆军独立三十四旅参谋长、湖北全省保安司令部行署参谋长、旅长等职。
民国十六年“四·一二”政变后,国民党内派系斗争激烈,陈耀智曾参与唐生智军务。反蒋失败后,愤然离开军界,住武汉,不久携眷去庐山研究佛学,两年后回武汉入“惠明修心社”,与高僧张觉慧、巨赞、万籁声等有过交往。
陈耀智在研究佛学中,学佛而不奉鬼神。他认为,造福人类才是佛学真谛;孙中山倡导的“博爱”、“世界大同”之宗旨与佛学之法殊途同归。他把佛学中的“诸缘合和”引伸为“走正道,爱众生,团结一切人共同向善”。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耀智将次子陈道巽送往抗日前线,传承报国之志。道巽殉国后,噩耗传来,他虽含悲饮痛,然仍以大义开导家人。民国三十三年,陈耀智离武汉,绕道西安,经四川万县回到家乡,任县志馆馆长及县初级中学教师,育才十年,桃李累累。他曾以“中国之命运人心”为题发表演说,与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主张的“攘外必先安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