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恩施人物> 第59章 范腾霄(1/2)

第59章 范腾霄(1/2)

    范腾霄(1883一1952),字瀛艖,湖北利川人,民主革命人士。范腾霄身材伟岸,豪爽健谈,喜京剧,善游泳,5岁入学,7岁读《诗经》,天资聪慧,人称“神童”。他从叔父范渐陆学习9年,光绪二十七年(1901)中秀才。次年春,又以优等成绩考入省文普中学。因开学延期,他旅费用尽,不得不投笔从戎,在黎元洪营中任文案兼国文教师。任中,范腾霄白天以黎为师学习军事,夜晚则为黎讲授《高等修身学》、《经国义谭》等书。

    光绪三十年春,范腾霄考入将弁学堂,次年随该校并入武昌高等学堂。毕业后,他任二十九标见习士官,常与士兵一同议论时政,深受拥戴。同年,他结识革命志士刘静庵,渐成莫逆之交,并力荐刘于黎元洪,使之得以入伍。范与刘等共同组建革命组织“武库”、“科学补习所”。光绪三十二年“日知会”成立,范首批加入并成为会中骨干,继又动员南路学生500人入会。

    光绪三十一年冬,范腾霄官费留学日本商船学校,习驾驶,后经宋教仁引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湖北分会交际干事,成为在日同盟会与湖北日知会之纽带。宣统元年(1909)他入日本横须贺海军炮校,再入水雷学校,参与《湖北学生界》、《汉声》等留日学生杂志编印工作,常与刘静庵等湖北革命党人书信往来,并购买《民报》、《革命军》等报刊4000份寄回湖北,宣传革命。

    宣统三年十一月范腾霄回国,二十六日抵武昌。当时,汉阳已失守,形势十分严峻,范起岸便疾走军务部,二十七日即披尘参加军事会议。会上,范极力反对放弃武昌、东攻南京的主张,并陈述武昌可守不可弃的理由,得与会者赞同,从而确定了誓死保卫武昌的战略决策。张难先在给范腾霄的一封信中称赞说:“此一举事不朽矣!”二十八日,范任都督府副官兼海军参谋长。当天夜里,范腾霄至黎元洪住所,见黎行装停妥,正欲出城,因问道:“不是决议死守武昌吗?何以弃城逃跑!”黎执意要行,卫兵亦举枪相向,范急出告张振武、邓玉麟、甘绩熙、丁复等,共责黎不轨行止,并由甘、丁二人看守,阻黎出逃。十二月一日凌晨,都督府中弹起火,黎元洪在一片混乱中乘机逃往葛店。范闻讯赶至王家店附近见黎,黎把致英俄领事并袁世凯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