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恩施人物> 第57章 魏武英 周之瀚(1/3)

第57章 魏武英 周之瀚(1/3)

    魏武英(1882-1956),字仲衡,湖北建始人,中国早期铁路建设专家,实业家。

    魏武英自幼聪明好学,被家乡在京官员王晓宋选送到北京的湖北会馆读书。光绪二十六年(1900),魏由官费被派往日本铁道专科学校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魏结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

    在日本的10多年里,魏武英结识叶恭绰,引为好友,叶恭绰也是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者。孙中山成立临时政府后,叶出任交通部部长。叶对魏一生影响颇大。民国二年(1913),魏武英回国,任孙中山的秘书,协助制订《中国铁道建设十万里计划书》。南北和议后,他在交通部任职,参与创办《铁道时报》,并兼北平铁路管理学校(即今北方交通大学前身)教习。魏武英对山西省煤炭运输亦有所研究,在任教期间,他撰写了《山西路段计划书》,因此为叶所赏识,后被调任吉长铁路局局长及吉敦铁路工程局局长,负责修建吉长线、吉敦线两条铁路。由是,魏武英举家迁往长春。

    民国十七年北伐战争中,军阀张作霖占领北京,非常欣赏魏武英,并邀请他到交通部任职。魏回到北京不久,张作霖却被日本人暗杀,魏武英全家迁至天津法租界定居。魏武英迁住天津后,与好友怡和洋行的华经理协商共同开办了上海昆明酱油厂。酱油厂在上海投产后,生意红火,很快成为国内知名品牌。抗日战争爆发后,魏武英的日本同学华北交通总裁字佐美宽尔邀请魏武英出任伪职,被魏武英拒绝,他说:“我不能做见不得儿女的事。”

    魏武英靠接受良好的教育,从鄂西山区走出,深知教育对改变人的命运的作用,因而他非常重视教育,特别是对子女的教育。魏在北京任职时,经人介绍与湖北同乡、清末举人司缉亭的女儿司韵芬结婚。婚后,生四女二子。长女韦君宜(魏蓁一),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编辑出版家。在长春时,地方除了一个四等的铁路小站和一些职工宿舍、一所学校外,别无他有。魏武英依靠从北平铁道管理学校带去的学生,在长春车站附近办了一所小学和一所职业中学,并从北京等地延请名师为学生上课。长女韦君宜在北京叔叔家里读完小学二年级后去长春,入了当地的铁路子弟小学三年级。为使儿女们接受良好的教育,除了正规的学校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