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李书城(1/2)
李书城(1881一1965),字晓园、筱园、小渊,湖北潜江人,著名民主人士。
李书城先人武昌经武院求学,光绪三十八年(1902)去日本留学,光绪
三十一年同盟会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光绪三十四年底,他由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先后任广西陆军干部学堂监督、清政府军咨府科员、南京总统府秘书处军事组长兼陆军部顾问、南京留守处总参谋长、湘西防务督办兼援鄂军总司令、湖北自治军司令等职,参加过讨袁、护法战争。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曾在李书城上海的公馆(望志路106号)召开。其间,他竭力支持,予以方便。1924年,他参与冯玉祥北京政变,1926年,任北伐军总司令部顾问,对蒋介石、汪精卫的“清党”十分不满。1927年8月,他任国民党湖北省政府常委兼建设厅长,不久因“倾共”罪被软禁,1932年重任湖北省建设厅长,1935年任湖北省通志馆馆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书城随省政府迁施就职,积极主张国共合作、团结抗日。1941年12月1日,陈诚在恩施召开党、政、军会议,要大家畅所欲言,有的迎合陈诚,说:“要打倒日本,先得打败共产党,实行一个主义,一个政府,一个领袖。”有人直言:“党政、党团时闹磨擦,有何必要。”陈诚声色凌厉:“你们为什么不集中力量对付共产党!”李书城则针锋相对,愤然斥责:“很多地方天高皇帝远,人少禽兽多,无奇不有。胡、陶在武汉屠杀了那么多仁人志士,言之痛心!政府当道,没有遵照孙中山的遗教办事。孙先生主张,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潮流,合乎人群需要。今天又做得怎么样!”(指陈诚无辜屠杀何功伟等共产党人)其发言,使全场肃然无声。陈诚对李默然无语,遂草草宣布闭会。
1943年6月20日,陈诚在干训团召开的祝贺“鄂西大捷”大会上,总结介绍鄂西会战的胜利,李书城气壮辞严地说:“我今天以一个革命前辈的身份,质问当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敌人未来,为什么军队就先跑了,置老百姓于不顾,这算抗日救国吗?”会场上的人鸦雀无声。陈诚哭笑不得,只得连忙向他表示:“李先生讲得坦率,我们今天把这些事查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