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恩施人物> 第54章 邓玉麟(1/3)

第54章 邓玉麟(1/3)

    邓玉麟(1881一1951),派名世泰,字炳三,湖北巴东人,辛亥革命志士。

    邓玉麟14岁时,父兄饿毙,即辍学当“背脚子”,聊以养母。次年,母亲病死,他将母亲抬回石桥坪求地安葬,

    无奈地方族中豪强不允,任其大雨淋尸。他悲愤欲绝,乃扶棺长叹:“百姓死无葬地,世道不改,我辈怎生!”当时张之洞招募“自强军”,16岁的邓玉麟即从家乡奔往宜昌投军,入步兵第三十一标,后随军移驻武昌。

    宣统二年(1910)春,邓玉麟加入共进会湖北分会,负责筹划活动经费,发展会员。同年八月,为贯彻共进会湖北分会紧急会议决议,邓玉麟前往扬州活动。时,孙武等总结了湖北共进会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意识到单纯依靠会党起事,恐革命未必成功,拟从外地购枪或就地制造武器武装会员,以武力推翻清廷。邓玉麟等认为与其购枪造枪,不如从运动新军入手,在新军中串联士兵,发展会员,层层建立秘密组织,对他们“结之以恩,喻之以义,诱之以利,惕之以害”,必然会争取到广大士兵和现成的武器,并断定“今日清廷之精兵,不日乃我党起义之劲旅”。于是,多名共进会员以各种名目打入新军的步、马、炮、工程、辎重各部,拉亲结友,换帖拜把,串联发动。因新军大都集中驻在武昌,邓玉麟就在武昌黄土坡开一“同兴”酒楼作联络点,自己担任酒楼经理,主持接纳新军士兵秘密入会。后因恐日久事泄,酒店停业,改设一“同兴”文学社于巡道岭,专供同志寄宿联络之用。几个月内,共进会在新军中发展会员一千四五百人。

    当时,共进会以刘公、孙武、邓玉麟为主,文学社以蒋翊武、刘复基、王宪章为核心。宣统三年秋,两个组织合作之中出现矛盾,先后召开了两次协商会议。邓玉麟晓以大义,多方斡旋,终致双方达成协议。议定一律以革命党人身份,定于中秋节举事。九月二十四日,在议定军政府组成人员时,邓玉麟为军政府调查部长、军事常驻筹备员,负责起义前的联络、弹药、军旗、符号、文告和给外国领事馆的照会等项工作。

    同年十月八日,汉口宝善里制造炸弹失事,孙武受伤,机关所藏旗帜、袖章、名册、文告、盖印纸钞,尽被俄国巡捕搜洗一空。次日,邓玉麟等力主提前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