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恩施人物> 第45章 温朝钟(1/3)

第45章 温朝钟(1/3)

    温朝钟(1877一1911),化名温而厉、孔保华,字静澄、果斋,自号“恍惚道人”,人称“温神仙”,湖北咸丰人,“铁血英雄会”首领,革命志士。

    温朝钟幼赋天资,志量不凡,所学诗书,过目不忘,尤喜野史杂记,淡泊功名而崇尚英雄侠士。光绪三十年(1904),在族长以族规相逼下,温无奈应试,中了秀才。当时陋规,凡科试中者,要向县令和主考官送礼,温却不送。因此,黔江县令王炽昌借故传朝钟到衙,一语双关地问朝钟:“学生可知礼?”温朝钟便将一个红包呈上。王炽昌以为是金银珠宝,急忙亲手打开,原是笔墨纸砚。王炽昌即厉声:“岂有此理!”温朝钟却哈哈一笑:“此乃圣门文房四宝,大人何曰学生无‘礼’?”王恼羞成怒,遂以朝钟闹腾公堂为罪,将其秀才顶子摘除。温则坦坦荡荡,布衣还乡,每日与农民同耕共织,纵谈国事。局外人说他“癫了”,他便借此自号“恍惚道人”,智者却知他是胸怀大志,以屈求伸。

    光绪三十二年,四川开办省立高等师范学校,老师王云笠偕温朝钟诸人赴成都应试。王先生惟恐黔令作梗,要朝钟改个姓名,他即改称“温而厉”。考毕评卷,他的成绩本为全省第一,但因其文多是议论朝政,虽文笔绝佳,其论点却有悖时宜,主考官留舍两难,遂批道:“文怪、字怪、名怪,抑列第二名。”

    光绪三十三年,温朝钟在重庆偶遇刚从日本留学归来从事革命活动的黔江籍同盟会员程芝轩,经程与杨霖介绍温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温朝钟更有幸面晤了孙中山。经促膝长谈,在聆听孙中山关于推翻满清、实行共和、建立民国的政治纲领和实行三民主义、解放妇婢、平均地权等革命理论之后,温茅塞顿开,坚定了革命信念。离别之时,他带着孙中山、程芝轩赠给他的《猛回头》、《革命军》、《建国方略》、《民报》等许多进步书刊,回到故里。回归后,即以师友、进步知识分子为骨干,以农民、小工商业者为基础,大张旗鼓宣传革命,组织“铁血英雄会”。

    宣统二年十二月底,温朝钟召集同盟会会员黄玉山(咸丰人)、王克明(四川黔江人)和“铁血英雄会”成员以“朝山”为名,在凤池山秘密集会,商讨“川鄂国民革命军”如何策应“辛亥起义”事宜,孰料消息走漏,被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