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郑永禧(2/2)
州为古夜郎地,并为“汉夜郎”、“唐夜郎”聚讼不已的情况下,独抒管见,引唐置珍州,乾德四年(966)珍州刺史“田景迁内附,纳土以酉江为界,自是酉江以北夜郎县故地尽入施州”的史料,作为施为古夜郎地的确证。其他如《清江源流》、《施通蜀道》、《吴晋两建平郡》、《柳州城》等,都具有正本清源、纠正讹误的作用。
《施州考古录》不同于一般的考辩,不仅史论结合,而且富有文采。其中有很多篇目本身就是文史故事。比如《廪君石穴》、《巴蔓子墓》、《竹王祠遗址在珍州》、《吉王祠缘起》、《关庙何督师碑石奇异》等篇,既引经据典,条分缕析,又发挥想象,敷衍文采,发思古之幽情;其《柳州城》、《施王屯余址》、《磨嵯神之灵迹》、《李通判龙洞题名》、《詹状元之登龙桥》、《石通洞黄涪翁题迹》诸篇为作者之亲历踏访之地,更是文采飞扬,议叙翔实。
郑永禧任恩施县知事不到一年,其政绩受资料所限不得而知,但仅就其补刊同治版《恩施县志》、撰写《施州考古录》两事,已成地方不朽之事。
1乡试:明清时每三年一次省级考试称乡试,中者称举人。
2解元:明清科举时,中乡试的第一名。
3舛讹:错误。
4爬漏剔抉:搜索遗漏,挑拣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