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都市言情> 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第6章 那种录像带(3/5)

第6章 那种录像带(3/5)

“三盘算两部,押金30,一天租金2块。”



    “你这押金咋涨了。”



    “没办法,最近开始放假,租带子人多,手欠的也不少,您看这一箱。”老板伸手指着桌后的一个纸箱,里面扔着一堆录影带,“消磁的、断带的、还有摔烂的。”



    “呦,这么多?”



    “可不是。”老板叹着气。



    爷俩一回到家,李晋乔支使李乐开电视摆弄录像机,自己则进了厨房,抽刀切西瓜。



    “爸,先看哪个?”



    “亡命天涯那个,前两天在单位就看了个开头。”



    “哦。”李乐蹲在电视柜前,插线,插电调信源。



    家里这台,卡拉OK录像机,日立的777,曾敏卖画钱买的。



    春天的故事唱起来后,文化市场也开始抬头。



    搞绘画,也和老郭说的一样,有主流和非主流。



    主流就是画院、美院、美协里的,有一份工资养家糊口,多做命题作文,主打歌颂路线,辅以人文关怀,教育意义明显,目的是催人尿下。



    非主流就是职业画家,纯靠卖画维持生计。下限低,上限也高。



    可以在宋庄、圆明园那里,如野狗一般,靠泡面炒饼坚强地活着,也可能一夜暴富,数钱数到手抽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曾敏么,属于两边不靠。



    那个捧红了江南小镇的画家一次在酒桌上,喝多了拉着李晋乔,说曾敏是仙女派,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因为画的风格,还都是小尺幅,基本属于自娱自乐,偶尔有谁搬新家、结婚,就当礼物送。不过去年被一个当艺术品经纪的同学窜捣,参加了在羊城的一个双年展之后,逐渐有人找上门。



    这台777,就是曾敏卖的三幅画钱,两千八百四十五,不带发票。



    曾敏推门进来时,立马就打了个寒颤。



    再看李乐爷俩,一个躺在沙发上,一个坐着小马扎,身上都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