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都市言情> 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第815章 对面凭什么不是草台班子?(1/7)

第815章 对面凭什么不是草台班子?(1/7)

    “目前来看,不平衡这个固有问题,会造成过度城市化的趋势,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产业组织的跨国化,都对小城镇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在工业化这第一步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不得不进行第二步,迈向信息化的第三级,二十、三十年后,当我们初步完成现代工业化,信息化之后,回过头利用都市振兴乡村小城镇经济,完成新的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分配。”



    “我以前的观点有些过时,没有能够从宏观经济和世界经济演变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是狭隘和偏颇的,是一种长期局限于乡土经验而不能放眼世界的弊病。农村要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城市的支持和推动。我开始要想尽办法了解城市。可是时间不一定允许了啊。”



    “农村到小城镇,到中小城市,再到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这是我对城乡发展研究,在思想上的一个演进过程,可以说是从乡下进了城。”



    听到费老师这一段话,或者是反思,李乐感到了一个大学者的气度。



    “所以啊,我的老师,北海先生关于城市化的理论,还是要深入研究的,即便已经过了几十年。李乐,你看过北海先生的书么?”



    “看过,《社会组织》、《第四种国家的出路》,还有在写那篇关于伦敦华埠社团的文章时候,引用了北海先生的那本,共生与同化的内容。”



    费老师点点头,看向森内特,“关于功能和结构的话题,咱们之后,可以多书信来往,现在不是有电子邮件么?”



    “其实,我还是喜欢纸质的文件,信封,稿子,拿起笔来写作注释修改的感觉。”



    “不管多老,与时俱进么。”



    几人都笑。费老师又对森内特说道,“刚才问的那个问题,我们需不需要对社会学本身进行反思?我认为是必要的。”



    森内特想了想,“要极大勇气。它已经被理性、科学注解。艾德加莫兰在文章里说过,主体已经作为可耻的残余物遭到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摒弃。”



    “是的,一旦让有关研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