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九百八十一章 元祐革新(1)(2/3)

第九百八十一章 元祐革新(1)(2/3)

真的是叫那些本来自认为已经做好了准备,本次科举,应当万无一失的士人,在措不及防之下,有些破防。破防之后,他们就开始想方设法的给科举挑刺了。每天,登闻鼓院都会收到士人们,大量的检举信。这些信基本都是指斥本年知贡举的诸位正副考官们徇私舞弊。尤其王子韶,因为名声太臭,成了众矢之的。好多人都开始捡起杨大年当年给子侄同乡作弊的事情说事。于是,今年参加科举的王子韶的子侄甚至同乡们,都被牵连了进来。搞得这些人,不胜其烦。特别是王子韶的子侄们,只能纷纷宣布,放弃今年科举,以免瓜田李下之嫌。便是章衡、范百禄等人的族人、子侄,也都跟着宣布放弃本年科举。没办法!舆论声量太大了!他们不放弃也不行!不然,他们一旦在科举中考得功名,就会被人怀疑舞弊。等于黄泥掉裤裆里,说都说不清。其他被都堂任命为阅卷官的官员们的子弟、族人也都是瑟瑟发抖。但,舆论一时半会,还没来得及理会他们。在三位知贡举的大臣的子侄、族人,纷纷宣布放弃今年科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的士人,乘胜追击。开始把矛头对准当政宰执。凡是和这些宰执有亲戚关系的士子,都被他们盯上了。不过,和王子韶等人不同。宰执们的底气很足,根本不惧舆论攻讦。讲的就是一个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这就让士子们很不服气了。汴京新报、汴京义报的投稿量大增!每天都有人刊文,质疑宰执们可能徇私舞弊,或者呼吁宰执子侄、族人们,为了自家长辈清誉着想,放弃今年科举。但那些投稿的人,到底是人是鬼?就没几个人说的清楚了。而这是大宋科举游戏规则的一环。过去,每届科举之前,类似的戏码,都是保留环节了。今年不过是声势更大,舆论压力更高了一些而已。毕竟,大宋科举,是一场典型的零和博弈。从州郡发解试,一直到礼部贡试、殿试。所有人都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的排除自己的竞争对手,干掉一个是一个。道理很简单——无论是州郡的发解试,还是礼部贡试。名额都是有限的。一个张三被录取,就意味着大量的李四落榜。在舆论的鸡飞狗跳和喧嚣声中。二月壬辰(十五)。赵煦终于收到了,章衡、王子韶、范百禄三人,拟定的今年科举礼部贡试的题目。赵煦拿到后,看了一遍就摇了摇头。自熙宁三年,赵煦的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