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热心群众和你分享了奸佞罪证(2/4)
这样的君主,都肯死战卖命,可见确实是忠臣!所以,赵煦就选用了郭忠孝,来作为过渡期的人物。现在,过渡期已经结束。自然该换上自己人了。人选赵煦都选好了——当然,表面上赵煦还是要假惺惺的试探一番。便对郭忠孝问道:“舍人既辞,未知舍人可有继任之良臣举荐?”郭忠孝顿首道:“臣愚钝驽马之材,岂识朝中人物?”“唯愿陛下圣心独运,拣选良臣,以侍左右!”赵煦嗯了一声,道:“既如此……”“舍人之请,朕准了!”“待兴龙节后,朕除授接任之人,舍人便与之交接吧!”“唯!”郭忠孝伏地:“臣谨奉德音!”赵煦点点头,道:“舍人服侍朕已近三年,三年来,不避寒暑,不舍昼夜,忠心侍奉,始终如一!”“朕甚嘉之!”“如今,舍人归家奉养老父,为天下孝子典范,朕自动有所嘉奖,以示天下……”“这样吧!”赵煦想了想,就道:“舍人辞任后,朕特许舍人依旧保留宮籍,遇事可直奏于朕案前!”“此外,舍人辞任后,可以提举佑神观副使为磨勘叙阶之用!”这就是允许其保留职称待遇,甚至连俸禄都还能继续拿,只是要减半再减半(本来宫祠官俸禄就要减半,王安石变法,再次减半)。但这依然是皇恩浩荡。郭忠孝当即叩首谢恩。送走郭忠孝,赵煦也是唏嘘了两声。便走到了书房,将李常最新的辞表副本,拿在手中,一边看一边低声的念着上面的文字:“昔先帝勤劳累年,储蓄边备,今又幸逢慈圣垂帘,陛下求治,天下府库充盈,诸常平、免役、宽剩五千七百万余贯,京师米盐钱、糖钱、棉布钱及元丰封桩库钱等总金银谷帛之蓄复又过于府库之蓄,边用不患不备,此臣所以敢辞大计之责,而愿守边也!”李常的请郡,目的性很明了——请求戍边。去西北,主持一路防务。而且,从文字上看,他是打算到任后,要秣兵历马和西夏人做过一场的。“这个李公择……看不出来,还是个鹰派!”赵煦拿着李常的劄子,靠到书房的坐褥上,眯着眼睛呢喃着:“心中怀着如汉唐一般,出将入相的野心!”不过呢,这大宋的士大夫,似乎人人都有着一颗想要出将入相的心。尽管,这些人多数嘴上都鄙夷着武臣。甚至是蔑视着武臣!对正常人来说,这可能很矛盾。你怎么能一边鄙夷武臣,一边憧憬着自己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呢?可对士大夫们来说,一点也不矛盾。在逻辑上甚至是闭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