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六章 金杯共汝饮(2)(2/5)
沿着集英殿后西侧的宫墙,一字排开。从西向东,分别是龙图阁、宝文阁、天章阁以及刚刚落成不久的显谟阁。显谟阁,自然就是赵煦之父,已故的大宋先帝的御阁。阔步走到这御阁之前,赵煦抬起头,看向这三层的阁楼。然后,他轻声道:“此,显谟阁也!”“皇考御笔文集供奉之地!”群臣虽然早已猜到了,但还是纷纷恭恭敬敬的对着眼前御阁行礼:“臣等恭拜大宋神宗绍天启运英文烈武圣孝皇帝!”赵煦则是郑重的在御阁前,磕了一个头,然后就领着群臣,拾级而上,登上这显谟阁,推开閤门,一个个烛台中,燃烧的蜡烛,照亮了这先帝御閤内的景观。那是一层又一层,被严格按照着先帝登基之后的岁月,盛在一个个玉匣或者漆盒内的御笔诏书、诗词等内容。其中许多,都是重要的历史文件。若能传到后世,可能件件都是国宝!尤其是那两封拜王安石为相的大诏原件,更是历史本身!可惜,这些东西,都在靖康之难中,被金兵所焚毁。就如,现在正在皇城之中,那台正在建造的全世界最先进的机械钟表与天文观测仪——元祐浑运台。也如,现在还无比繁华,恍若是一座不夜城的汴京城。看着眼前的景象,想着在现代的见闻。赵煦便转过身去,看着跟随他一起入阁的诸位大臣,他平稳而有力的道:“朕意在明年正月,正式布告天下,皇考文集御笔,皆已供奉于显谟阁,要令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同奉皇考御笔文集,以为子孙万代之训!”虽然说,赵煦的父皇在生前,做了很多错误的决定。但有一个事情,他做的很正确。那就是任用王安石来变法!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虽然这三句话,大概率是别人栽赃给王安石的。但王安石本人从未否定!深宫中的君主,也未曾否定、质疑这三句话的正确性。这就使得熙宁变法,在这位君主驾崩后,也成为了祖宗之法!这虽然很有黑色幽默的味道。可是,无论是后来赵煦搞的绍圣绍述,还是赵佶那个混蛋搞得崇宁新政。法理来源都是这个!子承父业,天经地义!“朕闻诗云: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唯新!”“圣人之语,严父教诲,朕不敢或忘于一日,即位以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朕之不德,而羞先帝之圣德!”“幸赖母后保佑,祖宗荫庇,诸位髃臣辅佐,宋祚乃有今日中兴之景!”尽管,赵煦的话,让文彦博、张方平、冯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