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七百一十八章 财政(1)(2/3)

第七百一十八章 财政(1)(2/3)

,眼睛死死盯着他手中的账本。刘惟简微笑着将账本递给吕公著,道:「左相可在这诸司专勾司中审阅此账本,但不能带离此地。」「也不可无旨与外廷大臣,言说其中虚实。」「此乃大家定下的规矩!」「过去康国公在的时候,从未出过纰漏!」吕公著接过账本,他听的懂刘惟简的话——过去,韩绛在的时候,这个规矩从未破过!希望您在任时,也不要破了这个规矩。这是君命!而刘惟简没有说出口的话,恐怕应该是:臣不密则失君,君不密则失臣。同时,吕公著也抓住了刘惟简话中透露出来的信息,暗道:「无旨不得与外廷大臣言说……」「换而言之,有旨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外廷有人比我更早接触并知道,这账本里的秘密?」想到这里,吕公著的好奇心就难以压抑了。他忍不住问道:「敢问押班……康国公曾奉旨与谁说过?」刘惟简笑了:「康国公奉旨,与多少人说过?老奴不大清楚,也不敢打探。」「但,与康国公在此,共阅账本,或奉旨来看账本之人,老奴倒是知道都有谁……」「开封府的蔡府尹、专一制造军器局的沈提举,户部的章侍郎,还有就是学士院的刑学士……」吕公著微微吁出一口气,心下了然。这些人,都是当朝官家真正的心腹,是核心圈子,基本都是福宁殿东閤静室的常客。就是……「怎无王子韶?」吕公著心下欢喜着:「看来,王子韶的圣眷并不怎样嘛!」这就多少让他放心了些。虽然,蔡京、沈括、章衡、刑恕这四个家伙的名声也就那样。但和王子韶一比,这四个人全是君子!却忘了,刘惟简点名的人,全部是经济、生产相关的大臣。而王子韶管的是人事。HR不需要知道公司的财务情况,HR只需要做好招聘和开人的事情。但在吕公著这里,他却理解成了赵煦是知道亲贤臣远小人。对那些有道德污点的人,会用但不亲近。对吕公著而言,这就很棒了!毕竟,赵官家们是经常性的不做人的。哪怕,那位如今在天下舆论眼中,俨然是宽仁圣君代表的仁庙皇帝也是一般!微微吁出一口气后,吕公著打开了手中的账本。映入眼帘的,是如今都堂宰执们,都已经很熟悉的"表格",以及被填在表格里的所谓"数字"。这些东西,在元丰八年的时候,第一次闯入朝野的视线。然后……大家就都接受了,接着就习惯了。这很正常!皇帝的习惯,大臣应该适应。不然难道要让皇帝适应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